秋意漸濃,中老年朋友的養生策略也要重新調整。秋季分初秋、中秋、晚秋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特點,養生保健也應隨氣候的變化而采取不同的對策。
初秋防濕護腸胃。初秋時期,盛夏的余熱未消,天氣濕熱并重。這個時期應特別注意濕之邪侵襲機體。早餐可改為薏米粥,或者喝薏米水,平時烹飪可以加些山藥、蓮子。每天一杯花旗參茶,也能健脾益胃。此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品,避免消化不良。
中秋防燥多潤肺。這個時期的氣候特點是“燥”邪當令,最容易傷肺,并出現口鼻干燥、干咳、咽痛等癥狀,養生重點是養陰潤肺。要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流質,此外,百合有養陰潤肺、清新安神的功效,可以嘗試百合蓮子湯,清炒百合。此時要多吃梨,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的說法。生吃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所出現的咽喉干、痛、癢、聲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也可以把梨切塊加冰糖煲,對于痰熱、咳嗽的患者療效最佳。
室內要保持一定濕度,保持通風,多用拖把拖地或選擇加濕器,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深秋防寒護血管。此時天氣漸涼,甚至會氣溫突降,寒潮來臨,心肌梗死發病率明顯增高。心腦血管患者一定要堅持服藥,日常飲食中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晨起喝杯白開水,以沖淡血液。戶外鍛煉時要注意防寒保暖。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