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42位基層群眾將巡回宣講30場
記者 李安娜 見習記者 朱靈超
這個9月,由42位基層群眾組成的臺州市多城同創百姓故事宣講團,在椒江、黃巖、路橋三區的社區、街道、學校、廣場和公園,用他們的親身經歷講述與多城同創有關的真實故事。
據了解,本次巡回宣講活動將陸續舉辦30場。截至昨日,宣講團已成功宣講了15場。本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講師團、市同創辦聯合舉辦,目的是提高廣大市民對多城同創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引導全體市民自覺、自發地投身多城同創。
“十大公共場所不文明行為,隨地吐痰位居榜首,一口痰里面約有5000萬個細菌”、“犬類的‘管、免、滅’,是預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撥打12345熱線,可獲得全市9個縣(市、區)的犬傷門診信息”……
除了專業的知識普及,宣講團成員還采用三句半、順口溜、快板、有獎問答等各種形式,為市民們帶去故事里的多城同創。
這里選取幾位宣講團成員關于多城同創的故事跟讀者們分享。
齊心協力護家園
宣講員:路橋實驗中學初一學生陳胤含
有一天,我剛回到家,就聽門外傳來吵鬧聲。出門一看,只見大家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落在不遠處山溝里冒出的一股黑煙。這黑煙,和天邊鮮紅的晚霞顯得很不協調,還伴隨著一陣陣臭氣。
我們一群人走向山溝,只見舊電纜被熊熊大火包圍,被燒得“噼里啪啦”直響。旁邊一位中年男子見這么多人靠近,趕緊走過來,一邊遞煙一邊說:“就這點東西,燒好了我馬上走!”“不行,趕緊把這火滅了。”江大爺的兒子一手甩開香煙,用不容商量的語氣說。
“你不滅掉這火的話,我們就打110了。”我那性子直爽的嬸嬸也毫不客氣。于是,我們都大喊:“滅火,滅火!”可那人死皮賴臉的,就不肯滅火。
這時,村委會主任發話了:“區人民政府禁止焚燒的通告你看到了嗎?因為環境污染,你知道我們峰江有多少人的健康受到嚴重傷害!再不滅火,就把你送到派出所去!”那人無話可說,只好滅火,然后在我們的叱呵聲中灰溜溜地走了。
與志愿者同行
宣講員:臺州市慈善形象大使劉青
來講幾個故事。玉樹地震之后,五福養老院的貢成師傅為收養的86個無戶籍無補助的老人四處籌款。溫嶺一個溫阿姨找到我捐贈了第一筆1200元。三年時間,捐款金額從1200元增加到2210元,捐款人數從最初的6個人增加到11人;三年時間,我沒有見過這個溫阿姨,溫阿姨也不知道我的真實姓名和單位。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信任”的力量。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7月底,我和志愿者們走進椒江區環衛工人之家,滾滾的熱茶燒起來了,免費理發、免費檢查身體——各種免費攤子在院子里扎了堆。我身后有個穿著紅色環衛服裝的中年男人輕輕地說了句:“最開心的還是走在大街上,會有孩子給我送來一瓶水。”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尊重”的力量。
第三個故事就發生在不久前的晚上,我們在市民廣場發起了2014候鳥教室愛心儲蓄罐認領活動;顒咏Y束,人群散去,廣場上一堆五顏六色的垃圾。人群中有個年輕人折回來,蹲下身子,徒手撿起了垃圾。在他周圍,是更多彎下身子的男人、女人、青年、老年、小學生。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參與”的力量。
我們社區那些可愛的老人家
宣講員:椒江區葭沚街道桔園社區居委會主任陳英英
桔園小區建成于上世紀90年代末,房屋老舊,居民結構老齡化。很多老人平時生活勤儉節約,有些用不上的東西舍不得扔,日積月累,房前屋后、樓道上下亂堆放現象就嚴重,不但居民進出時經常被磕磕絆絆,而且這些雜物還吸引了老鼠、跳蚤。
多城同創一開始,椒江區搞了個“村居環境整治百日競賽”,我就決定我們社區要從清理樓道開始。
我記得處理7號樓一張舊棕棚床的時候,有位老大爺氣洶洶地走來質問我們,為什么要把他的東西搬走,并幾乎要和我們產生肢體沖突。我仔細了解情況得知,老大爺想把舊棕棚床留著自己去世后用。問明原因后,我與老大爺進行了溝通。我說:“大爺,您今年才70出頭,身體又這么硬朗,現在生活和醫療條件都好了,像您這個樣子活到90多歲沒有什么問題。這個棕棚床要是再放20多年,早就霉爛沒用了。”聽了我這番話,老大爺轉怒為喜,高高地揚了揚手,說:“你們搬走!”
小城小管令人難忘的事
宣講員:路橋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分局沈丹
有一事大伙兒可能有過耳聞,就是執法隊員被潑油的事情。
就在今年7月初,我們執法大隊到了石浜。大伙兒都知道那地方大排檔生意很是紅火,灶臺、餐桌都擺在人行道上,路被堵了,而且油污滿地。我們執法隊員就要求老板把這些經營性的東西都收起來。想不到那個老板怒氣沖沖的,把油直接潑到執法隊員身上,所幸油是冷的,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這時,邊上兩位大媽站出來說話了:“你這個老板這么沒素質的,自己錯了,別人和你講理,你還耍起無賴了。”另一個大媽說:“把公安叫過來,哪來這樣的老板,自己東西攤在地上,搞得油膩膩的,還潑油,你這樣是犯法的。”兩位大媽這么一講,邊上的群眾都譴責這個潑油老板。
看,“同創”“同創”不就是大伙共同創造嗎?
歡迎撥打114
號碼百事通
宣講員:
臺州電信114客服代表項眉眉
114,想必大家也聽說過,或者在座的也有撥打過,就是有什么事情不懂的,都可以找114幫忙。每天,我們都會接到形形色色的客戶打來的電話。
印象較深的是前陣子一位客戶打進電話問,什么是“多城同創”?我一下子懵了,說實話,我還真不知道!我回了客戶一句:很抱歉,這個我們這沒有登記。用戶回了一句:還號碼百事通呢,連這都不知道!然后“啪”的一聲掛了機。此事,給我敲響了警鐘。
前幾天接到一位客戶的電話,聽聲音應該是孩子的。她說:“阿姨,我在路邊看到了一只受傷的貓頭鷹,媽媽說它是國家保護動物,但我們不知怎么救它,你能幫幫它嗎?我提供給她相應單位的電話,讓她們撥打過去咨詢一下。”
以前,覺得多城同創離我們很遠,總覺得這都是政府的事。現在發現錯了,我們每天所做的“用心服務,用戶至上”的服務,就是對多城同創最好的詮釋。
還你一個整潔的星星廣場
宣講員:
臺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周苗
星星廣場是我們重點整治的地方。通過現場檢查,我們發現LED屏幕下面的地下室有人員攢動,起初還以為只是個別流浪漢在此駐足,過去一查看,現場的情景卻讓人大吃一驚。
300多平方的地下室被隔成若干個房間,居住著將近50號人。旁邊還停著好幾輛垃圾車,易拉罐、塑料瓶等雜物堆隨處可見。在角落里竟然還有一個倉庫,存有十幾桶油。居住在那里的都是外來的拾荒者。
深入了解后,得知原來是少數村民貪圖利益,私自拉起水電,隔起房間,以每月500元一間的價格租給這些外來人員。
經多次協調以及我們的承諾:“我們幫你們要回應退還的房租,再給你們提供兩輛小型卡車幫助你們搬離。”認識到自己是非法居住的外來人員,最后都表示認可,開始陸續搬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