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富人能夠像買白菜一樣的買房子,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居民而言,買房依舊是個沉重的話題,會牽扯整個家庭經濟狀況。不管如何怨恨高房價,但是出于很多原因卻又不得不購房,因此能做到的就是在購房時精于“算計”,打好算盤,讓自己的購房行為相對理性,能為生活增添幸福指數,而不是增加家庭和個人的經濟負擔。
現在,首次置業的人群以年輕人居多,年輕人最普遍的一個特征在于參加工作時間較短,財富積累有限,因而在購房置業上,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支付能力自然是青年置業最大的障礙。專業人士提醒,年輕人置業要精于“算計”,算好三個方面不會吃虧。
了解自身經濟情況再決定買房
吳小姐是90年代末畢業的大學生,拼搏了近10年,她才搬進屬于自己的新房,這個時候她已經是一個6歲小孩的媽媽。吳小姐說,大學畢業后,她先在臺州一家國企工作兩年,然后進入一家外企。此前每月房租近1300元。結婚后,兩口子覺得交房租不劃算,這幾年,她和先生兩人也攢了不少錢,于是最近首付三成買了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
“當初買房時,我父母說要贊助十萬元,但我知道那是父母節衣縮食攢下來的,不容易,年輕人買房要自食其力。現在我從租客變成了房東,雖然銀行那邊還欠著房款,但我覺得很坦然。”吳小姐說。
業內人士提醒,買房是經濟大事,沒有對應的家底支撐是絕對干不來的。在購房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全部經濟情況進行一個詳細的盤點,看看自己的資產總數、資產配置以及可以動用的靈活資金等,這樣的話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錢可以投入到購房置業規劃當中。根據自己的經濟家底情況,先決定是不是應該買房,再決定能不能買房,最后決定買什么樣的房子和如何買。在盤點經濟家底的時候,切忌滿打滿算,一定要將必要的預期收入和支出分列出來,比如說投資需求、生活開支、求學、養老、生育等,這些大筆開支都必須考慮在內,不然的話到時候很容易在購房后遭遇資金困境。
計算買房成本再決定方案
買房是個技術活,選擇合適的時機,采用合適的方式購買的話就能節省不少的錢。如果認為房子就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樣,擺在那里是什么價就是什么價,掏錢付款就行的話,那絕對會導致購房成本超支。在購房的時候,先要選定區域,然后選定大概的戶型面積,在確定這兩個因素之后,就可以通過實地看房詢價等方式了解合適的房源的價位了。在樓市調控的時期,在制定購房方案的時候,一定要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因為調控會涉及限購、稅費調整、房貸利率等各種因素,這都會影響購房的成本。在制定好方案之后,那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購房,不過在購房的時候也有一些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比如說學會砍價技巧等。
在社會上剛剛站穩腳跟、經濟積蓄有限的年輕人,想要買一套綜合各種優點的婚房并不容易。因此,二手婚房常常成為他們眼中性價比最高的選擇,尤其是房齡五年以內的次新房更是受到準婚族們的熱烈歡迎。一些二手婚房更是打出“拎包入住”的口號吸引新人。
筆者走訪了幾家二手房中介,工作人員介紹說,新人在選購二手婚房時非常注重周邊的配套設施,一些交通便利或者學區附近的二手房是他們的首選。同樣,小區停車的便利情況也是很多新人非常在意的。
某房產中介負責人杜女士認為,想要在二手房里打造新婚的溫馨,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裝修上下功夫。“我和老公剛結婚時在公婆居住的小區里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二手房。我對裝修細節把關很嚴,從工人正式入場到裝修完畢花了整整三個月,又晾了三個月才入住。雖然從外面看是一棟舊樓,但是一進家門就會有煥然一新的喜慶氣氛。”
投資者要算好收益再出手
對于很多人來說,房產是家庭最大的一筆不動產投資,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收益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對于自住的人而言,一方面應該計算購置房產給家庭生活帶來的幸福指數和經濟壓力是否平衡,要是購房并不能讓生活更輕松的話,那么購房的意義就打了折扣;一方面要計算購房的資金投到別的地方是不是有很高的收益,要是那樣的話,就可以先投資賺錢,可以暫時租住比較好的房子,買房不必急于一時。對于投資性購房的人來說,買房之后的實際租金收益和預期漲價空間收益是兩個必須考慮的因素,若是這兩者的回報都有限的話,那么就要謹慎考慮,畢竟在房價高位運行,調控松動無期的背景下,購房的風險成本是相當高的。
在購房的問題上,購房者應該嘗試做一個精明的人,對各種情況進行規劃預算,這樣的話就能更好的指導購房事宜,讓購房行為風險更小,收益更好。
業內人士提醒,年輕人首次置業受資金所限,對于房子的面積、檔次并不奢求,購房也不必一次性到位,可采取階梯式消費模式,以便隨著收入的增長、工作崗位的變化以及今后生活的變化,適時地調換住房。
另外,年輕人購買的房子最好是綜合衡量地段、交通、配套、品質等因素,選擇緊湊而品質好的小戶型房子,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置業問題,如果將來再次置業,房屋出租或出售也比較容易,不會對自己造成過高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