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天臺縣南屏鄉日新竹園村,盡管地處深山冷岙,杳無人跡,但就在這里,你會聽到柔和、優美的音樂。這是怎么回事?
“不要奇怪,我正在給水稻播放輕音樂呢。”站在一旁的日新村支書邱善蒙一臉坦然,但他的話語更是勾起了我們的好奇。
“讓水稻聽聽輕音樂,是一項農業高新技術。”南屏鄉副鄉長陳燃標打開了話匣子,也解開了我們的疑惑。陳燃標說,科學研究表明,許多農作物,對音樂很敏感。比如在水稻生長期播放頻率適宜的音樂,就能促進水稻分蘗,增加中后期葉片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促進生長發育,這樣就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有效穗數、每穗實粒數和千粒重。同時,也能提高稻米透明度,降低堊白度,提高膠稠度、整精米率和質量。種植有機農作物,常常離不開這一技術。目前,南屏鄉正在大力推廣。
“是的,是的。為了種植有機稻,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邱善蒙這樣說,也這樣做。竹園村原是日新村的一個自然村,共28戶人家,進出僅靠一條山間小道。隨著村民不斷外遷,竹園村已“名存實亡”。
在天臺國土局幫助下,南屏鄉開展了宅基地復墾工程。于是破落的老屋拆除了,重新變成一丘一丘平整的耕地。“這里人跡罕至,山泉叮咚,空氣清新,完全符合有機稻種植標準。喏,這是殺蟲燈,光控的。天色一暗,自動開啟。4盞生態殺蟲燈,可誘殺50畝范圍內的所有飛蛾、卷葉蟲等害蟲。整個種植過程,我們不用一丁點農藥。”邱善蒙一臉自豪,如數家珍。
陳燃標的話語也印證了這一點。“去年,我們把收割的水稻送到杭州專業機構進行檢測,198個指標完全符合有機標準。另外,這里的山泉水,接近于純凈水,可以直接飲用;土壤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邱善蒙第一年試種,畝產量就有300公斤,精米批發價20元/公斤,扣除種植成本,效益相當可觀。
提起今年的高溫干旱,邱善蒙也很是無奈。“你們看,山泉水流得到的,水稻已經結穗;受到干旱影響的,正在抽穗。今年產量肯定低于去年。”但邱善蒙話鋒一轉,笑著說:“沒關系,明年我要擴大種植面積,真正打響南屏有機稻這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