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師建議:市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抓住9月時機鎖定高收益產品
陶凱輝
銀行理財產品“愛過節”,剛過完教師節,又迎來了中秋節,期待的還有國慶節。對于善于利用“節日牌”來營銷理財產品的銀行來說,中秋節自然是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利用節日的“噱頭”,往往會發行一些收益較高于同期其他的理財產品來吸引投資者。而這個節點對于投資者來說,也自然是個大好的機會。
近日,筆者走訪市區銀行發現,已有部分銀行推出了“中秋節”專享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在5%左右。另發現,多家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相比8月份也略有上升,多款在售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儼然站上了“5”的關口。
采訪中,多位銀行理財師表示,9月份是市民購買理財產品的較佳時期,除了教師節、中秋節以及國慶節特供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外,銀行季未的存貸比考核也將直接推動理財產品收益率走高。建議市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抓住時機鎖定高收益產品。
多家銀行推出“中秋節”專享理財產品
“我們行中秋前一天會推出一款期限188天的中秋專屬理財產品。”光大銀行臺州支行推出一款中秋專屬理財產品著實吸引眼球。該行理財中心主任周鴻波介紹,這款‘中秋節專屬’人民幣理財產品是專門針對中秋節推出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達到5.5%。
近日,筆者走訪市區銀行發現,我市已有多家銀行針對中秋節日特別推出了專屬理財產品。
筆者從平安銀行臺州分行了解到,僅平安銀行一家就推出了9款“中秋節”專享理財產品,涵蓋了不同期限、不同收益類型以及不同起購金額的理財產品,種類豐富,能滿足不同需求的投資者。其中期限最短的7天,最長的146天,均為短期理財產品。從起購金額來看,9款中除了一款是20萬元,其他均為5萬元,相對走“親民”路線。其中“‘聚財寶’組合類(和盈計劃)2013年527期人民幣理財產品(中秋特別計劃)”這款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達到了5.45%。
另外,筆者也從民生銀行臺州分行了解到,民生銀行近期也發行了4款中秋專屬產品,起售金額均10萬元,期限最短36天,最長183天,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達到5.5%。據悉,該4款中秋專屬理財產品均通過電子渠道發行,市民可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購買產品。
農業銀行也將從中秋當天開始推出“金鑰匙·本利豐”2013年第309期中秋節專享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為39天,保本固定收益型,個人起購金額5萬元,預期收益率為4.8%。
采訪中,一位國有銀行理財師向筆者透露,這些節日理財產品名義上是針對節日推出的專屬產品,但無論是從產品設計還是其本質上,與平常推出的普通理財產品沒有太大區別。
“從收益率上來說,專屬理財產品會比普通理財產品高出一些。這也是市民熱衷買節日專屬理財產品的原因。”民生銀行臺州分行金融理財師王征分析道。
9月迎來全年投資良機
筆者在走訪市區銀行時還發現,即便有些銀行沒有冠以“節日專享”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相比8月份也呈逐漸上升趨勢,并且大部分銀行的非保本類型理財產品收益率站上了5%的關口。
采訪中,我市多位理財師向筆者分析原因:本季未是各家銀行存貸比考核的節點,再加上教師節、中秋節以及國慶節的重多節日合力,勢必會推高9月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的走高。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筆者,每到季末,銀行要滿足存貸比考核指標,需要加緊拉存。如此一來,銀行間市場利率就會走高,理財產品收益率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預計在雙節因素以及季末因素影響下,市場資金總體仍將維持平衡格局,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維持高位波動,5%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有望成為常態,9月底和12月底甚至不排除再度沖高的可能。
“9月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上浮是肯定的,接下來可能會更高。”民生銀行臺州分行金融理財師王征表示,9月份是較好的時機,投資者需要抓住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理財產品,比如說資金門檻、流動性等,而不用非得等到最后幾天才出手。
節日購買理財產品要注意募集期
在銀行里存錢,哪天開始存,利息就從哪天開始算。而購買理財產品的利息計算并不是這樣。一般而言,銀行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募集期,在銷售期內購買的理財產品,其利息是按活期計算,并不計收理財產品收益,理財產品收益是按計息日開始計算。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投資者一定要問清楚募集期和計息日兩個不同的概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筆者發現,特別是在節假日前購買理財產品,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募集期在節日的前一天結束,但計息是從節后回來開始計算,期間會產生時間差,相當于延長了募集期的時間,無形中降低了產品的年化收益率。
舉個例子:陳小姐有一次在國慶前夕在A銀行看到年化收益率為5.2%的90天理財產品后,放棄了B銀行同樣90天年化收益率為5%的理財產品,在A銀行購買了10萬元理財產品。可是,陳小姐回到家后感覺并不對勁。由于B銀行的收益率雖然比A銀行低0.2個百分點,可是B銀行的理財產品1天后就開始起息,而A銀行還要再等3天的募集期,再加上7天的國慶假期過了以后才能計算利息,那么這10天只能按活期算了。于是陳小姐仔細算了下:A銀行產品總利息收入應該為90天年收益5.2%加上10天的活期利息,大約為1296元,僅相當于4.5%的年化收益。
由此看出,募集期對于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有很大影響的,投資者在節假日前購買理財產品時,要問清楚哪天開始計息以及到期日是否會延遲支付利息等問題。
此外,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市民不可一味盲目追求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而忽略風險。銀行理財師建議,市民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先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或咨詢相關客戶經理,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渠道以及風險系數,再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適合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