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大批“李鬼”被揪出來
吃得放心是每位市民的訴求。今年以來,我省通過開展各項專項整治行動、完善監管制度、強化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等措施,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在保健食品打“四非”行動中,檢出不合格產品126批次,查扣的假冒保健食品、生產設備等涉案金額超億元。在“強網清源”行動中,已查處一批問題食品。
保健食品打“四非”查扣假冒產品等涉案金額超億元
今年6月8日,新昌縣工商局接到紅牛飲料公司員工舉報,有一名賣假“紅牛”的人,在該縣小將鎮沿途推銷。
工商、藥監等部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查獲155箱假“紅牛”。“當時,紅牛飲料公司的舉報者也在,他從管子的硬度、拉環、口感等方面,認定對方賣的是假貨。”新昌縣大市聚工商所錢路寬副所長說。
賣假“紅牛”的小伙子姓王,河南西華人,平時住在義烏。王某稱,貨是從廣東進的,這也是他第一次出來賣,即使被帶到派出所他也始終不松口。公安及工商執法人員在王某同車司機熊某帶領下,在王某義烏住處又搜出了179.5箱假“紅牛”。
根據王某提供的發貨方的手機號碼、銀行卡號,執法人員奔赴廣州深入調查發現,該造假團伙實際分為三個團伙,一個是以楊某為首的湖南籍造假團伙,一個是以尚某為首的河南籍造假團伙,一個是以薛某為首的廣東籍造假團伙。
“從市場購買甜蜜素、檸檬酸、日落黃等三種添加劑,倒入開水中,攪拌均勻以后,再灌裝,就變成了假‘紅牛’。”辦案民警說。
8月22日至26日,公安部統一指揮,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展開統一收網行動,共現場查獲假冒紅牛、加多寶等品牌飲料3820箱,空瓶等包裝材料63116個,制假設備18套,涉案金額1418.5萬元。
新昌假“紅牛”案是我省食品藥品監管、工商、公安聯合開展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以來,三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截至目前,在打“四非”行動中,我省檢查保健食品生產企業247家,經營企業24107家,抽檢保健食品1161批次,檢出不合格產品126批次。立案查處292件,移送公安機關52件;查扣違法保健食品20209盒(瓶)。
省食藥監局和相關市局會同公安部門,共查處重大保健食品違法案件11起,其中5起案件涉嫌非法生產經營假冒保健食品,貨值金額在2000萬元以上,案件涉及多個省份;有3起案件被列入公安部或國家食藥監總局督辦案件,6起案件被列入公安部全國集群戰役案件;公安部門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1名,搗毀非法生產窩點13個,非法銷售窩點32個,倉儲窩點7個。查扣的假冒保健食品成品、半成品、原料及生產設備,已統計的涉案金額約10598萬。
假“紅牛”生產窩點
積極開展“強網清源”行動各地查處一批問題食品
這幾天,我省各地積極開展“強網清源”行動,查出了一批問題食品。
為了鞏固食品安全治理整頓成果,保障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9月1日至10月8日,我省開展食品安全“強網清源”集中行動。此次行動有四項整治重點: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將回收食品作為食品生產原料、生產經營有毒有害肉及肉制品,以及廢棄油脂回流餐桌。
在溫州平陽,質檢部門搗毀雞爪、豬頭肉非法加工點;在瑞安,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街頭快餐店的食用油和其他原料;在臺州三門,執法人員檢查當地海鮮攤位,當場收繳了近百斤織紋螺……
“強網清源”行動中,省工商局積極開展乳制品、食用油、肉類和校園專項食品整治。今年3月28日,有媒體曝光美素麗兒奶粉事件后,省工商局迅速在全省部署清查工作,共檢查奶粉經營戶14876戶次,7465.05公斤奶粉被下架封存。在“食用油”整治行動中,富陽工商分局共檢查食用油經營戶77家,發現問題產品8個。還一舉搗毀了經銷仿冒金龍魚、福臨門等知名品牌的食用油窩點3個,立案8起。
省級農業部門已經抽檢主要農產品7200余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8.5%。全省各級農業部門組織開展了蔬菜水果茶葉禁限用高毒農藥、“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農資打假五大專項整治,對34166家生產主體進行了巡查檢查。
接下來,全省各地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將結合全省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工作的要求,切實加大對米面、蔬菜、鹵味等大眾消費食品和月餅等季節性食品方面犯罪的打擊力度。省漁業局也將開展一次全省大檢查行動,推動各級漁業主管部門進一步強化水產品質量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