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正在介紹情況(視頻截圖)
“第一口奶”背后的打款明細(視頻截圖)
讓醫院給新生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使孩子對某個奶粉產生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目的
央視節目曝光:奶粉企業涉嫌給醫生回扣,護士推薦也能賺錢
每年,我國新生嬰兒超過2000萬,其中七成左右的孩子是通過奶粉喂養長大的,巨大的需求讓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發展迅速。為規范市場,確保孩子健康成長,國家在2011年正式出臺了《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其中,明令禁止在醫院向產婦推銷、宣傳奶粉產品。
但是在商業利益驅使下,這個政策卻是形同虛設。為了搶占市場,不少奶粉企業不惜拿出巨資,賄賂醫生和護士,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醫院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讓孩子產生對某個奶粉的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
醫院統一安排嬰兒喝“第一口奶”
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天津這家醫院的婦產科。一位產婦家屬告訴記者,奶粉是醫院給準備的,他們并不知道是什么品牌。
記者走訪了多間病房,當詢問產婦和家屬新生兒喝的究竟是什么奶粉的時候,他們都表示并不清楚。
“第一口奶?不知道,沒問過,應該是醫院統一的吧。反正沒問過我。”一個產婦告訴記者。
在這家醫院采訪時,記者發現,剛出生的嬰兒只有少數時間會和媽媽在一起,大多數時間都在這間嬰兒室里,而這間嬰兒室的寶寶喝的,也是由醫院統一安排的奶粉。
當記者提出想自備奶粉時,護士明確地告訴記者不可以:“我們這兒一般不讓。”
而關于醫院使用奶粉的品牌,這位護士這么解釋:“得看你們孩子是在哪兒,是兒科還是我們這兒,到時候根據孩子的情況安排,根據樓層,給孩子喂不同的奶粉。”
“第一口奶”背后的打款明細
孩子的“第一口奶”如此重要,但是在天津這家醫院里,吃母乳還是奶粉,選哪個牌子的奶粉家長完全做不了主。看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醫院為什么要這么“大包大攬”?
幾經周折,記者聯系到之前在多美滋奶粉公司工作過的一位銷售主管。多次交流之后,她說出了這樣一個駭人聽聞的內幕:“給錢。每年跟醫院都有合作,我們給他們送錢,每年幾十萬元。可以說達成了默契。現在天津市場競爭很激烈,各個樓層都被奶粉企業瓜分,你如果給的錢不合適,很可能下個月就換成別的了。”
在記者再三要求之下,這位曾經的銷售主管給我們發來了一份打款明細。里面是多美滋公司給天津各家醫院醫生打款的“明細單”,其中記錄著今年1到7月份這家公司打款的詳細情況,仔細看一下,里面不僅僅有醫院的名字,還有被打款醫生的姓名,以及銀行卡號、打款金額。
記者做了一個粗略統計,多美滋奶粉公司給每個護士、醫生的款項在幾百元到10000元不等,而每個月的匯款總額都在30萬左右。
贊助費決定“第一口奶”
在這份打款明細中,多美滋公司每個月都會向一位戴醫生的銀行卡里打錢。記者以奶粉廠家的名義,約出了這位戴醫生。一番交流之后,她說出了和醫院“接觸”的方式。
“接觸完之后就是給醫院贊助一些學術活動。做一些學術活動的贊助,一兩萬塊錢的贊助費呀。”
戴醫生所說的“學術活動”,指的就是奶粉廠家安排的國內外的交流活動,一般會請醫院的專家醫生講課,各醫院的醫生、護士聽課。而這樣的“學術活動”實際上只是一個幌子,它的目的只是一個,就是給醫生、護士送錢。
“醫生這塊,那也就是講課費、聽課的人給車馬費和禮品。”
戴醫生告訴記者,即便如此,也只能和院方建立不錯的關系,如果想成為院方的指定奶粉,還要有更大的花銷。“那陣子假如說像我們新開醫院嘛,新開醫院的時候,當時可能各個廠家就會送東西,有的給裝修啊,給什么的。”
記者調查
護士推薦奶粉也賺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僅僅是醫院里有一定職位的醫生,在出賣新生兒的“第一口奶”,一些普通的護士也在和奶粉企業合作賺錢。
在打款明細中,記者發現,多美滋公司給很多醫務人員的打款金額都是500元、300元。這樣的金額顯然不符合戴醫生所說的“贊助費”,那么這些款項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了了解更多情況,記者約到了一位護士。在打款明細中,多美滋公司7月份給她打款300元。
這位護士介紹說:“我跟你直說,咱說實在的,都是考慮經濟來的,這個跟經濟掛鉤,一般都這樣,他們也是這樣來的,先從院長開始。”
當記者以奶粉廠家的名義向這位護士尋求幫助時,這位護士明確告訴記者,醫院給孩子吃什么樣的奶粉,作為普通護士,她們做不了主,但是也是有方式和奶粉廠家合作的。
“就是你推薦哪個牌子,然后吃我們奶粉了,后來給你相應的提成啊。”這位護士告訴記者,他們的醫院不提供免費奶粉。很多產婦,在孩子出生之后,并沒有準備奶粉,這時候大部分家屬會詢問護士的意見購買哪款奶粉。
這位護士表示,如果不相信可以去醫院里的小賣部看一下。在這間小賣部里,記者看到店內的柜臺上,放著各個品牌的奶粉。小賣店老板這樣說:“你得找護士長、護士給你推,她要不給你推的話,這個,半年就賣了一桶。”
按照小賣部這位老板的說法,護士推薦后,奶粉成功賣出,廠商會給護士每罐奶粉50元的回扣,不僅如此,奶粉廠家也給小賣部老板開出了優厚條件。
小賣部的老板說:“這些都是免費放這里的,這個給我的價格是五折,每個月給我1000塊錢。”
新聞鏈接
“第一口奶”非母乳
對孩子影響很大
為了銷售奶粉,不惜和媽媽搶奪“第一口奶”,廠家可謂用盡了各種手段。而這樣的做法對于新生兒來說卻影響極大,很可能讓孩子拒絕母乳,依賴奶粉,從而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
在長期從事育嬰研究的于莎莎看來,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用奶粉代替母乳作為新生兒的“第一口奶”,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7天之內的母乳,能夠幫助嬰兒身體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如果此期間使用奶粉,就會錯過母乳最營養的時機,一旦錯過,就沒法補救。
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高勁松這樣告訴記者:“媽媽身上的一些帶菌狀態,腸道的帶菌狀態,和孩子是非常相似的。孩子通過母乳喂養,他也攝取到了媽媽的這些免疫球蛋白,對孩子來說是一個保護作用。”
給剛出生的孩子喂養奶粉,而不是母乳,也就是剝奪了嬰兒在身體里建立免疫系統的機會,這樣做會直接導致孩子出現腹瀉等癥狀,更糟糕的是,孩子還可能會因此而養成習慣,從此抗拒遠比奶粉更有營養的母乳。
“有的孩子吃慣了奶粉以后,你再給他換媽媽的奶,他不太樂意。為什么呢?吸吮媽媽的乳汁的時候要用勁兒,比較費力,不像喂奶粉,咣咣就吸進去了,很省事,又好吃。”
另一方面,孩子如果不愿意吸食母乳,母親也會因為乳頭缺少刺激,導致奶水分泌越來越少,這又導致孩子吸食母乳更加費力,可以說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的結果就是嬰兒完全不再接受母乳,而只能用奶粉喂養。
據央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