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提質:想到企業的心坎上
“這一天,我們翹首以盼,等了七八年了!”說起自己企業剛補辦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房產證,仙居縣光大貴金屬材料廠總經理李世敏滿臉欣喜。
2005年,李世敏在縣經濟開發區創辦光大貴金屬材料廠,用地15畝。按照當時“邊建設邊申報”政策,至2006年,他相繼建起辦公樓、倉庫、車間等5幢建筑,面積6400多平方米。因部分建筑改變原有規劃設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房產證的辦理就拖了下來。
沒證,企業就處于非法生產狀態,這給李世敏帶來了很大麻煩,比如無法貸款,無法擴大規模。他談好了一家大型煉油廠的白金催化劑回收業務,因為自己企業沒證,只能通過有證的企業去接,失去了近一半利潤。
與李世敏有同樣苦惱的企業,僅在仙居經濟開發區就有75家,涉及建筑面積62.9萬平方米。因“兩證”遺留問題,這些企業融資不便,產權無法明晰,也不利于主管部門實行有效監管。
這引起了仙居縣紀委的高度重視。
在縣紀委推動下,去年底,縣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辦理企業“兩證”遺留問題,縣政府專門出臺了意見。今年3月份,又專門成立“兩證”辦理辦公室,并在經濟開發區和下各、橫溪兩鎮設立現場辦,受理相關企業申報。
目前,工業企業“兩證”補辦工作正在仙居高效進行中。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榮珊告訴記者,至8月份,區內已有10多家企業完成“兩證”補辦,生產進入常態。
此舉贏得了相關企業的交口稱贊。李世敏說,“縣里這么做,是真正解決了我們的難題。”他信心百倍地說,“今后,我可以放開手腳干了。”
督查提效:盯牢不抓落實的人
中心菜場改造提升,是列入市、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內容的重要工程。
按原計劃,該工程去年5月份啟動后,8月5日前要實現封閉施工。但實際上直到去年10月17日才進場,工程進度明顯滯后。
縣紀委派出的效能監督員找到了癥結,并協調舊城改建指揮部、縣工商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日常溝通和協調,形成“無縫”對接。
今年1月25日,換上新裝的中心菜場重新開業。
“除了對重點工程進程跟蹤督查外,經濟發展環境好不好,關鍵還是在人。”仙居縣監察局副局長常堅桅告訴記者,曾經有個仙居知名的女企業家因為辦事時被“卡”在某個職能部門,到紀委反映情況時,說著說著就哭了。“所以,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盯牢不抓落實的人。”
除了經常性明察暗訪,從2008年至去年,因考評結果差而被免職、調離,以及縣管后備干部被取消后備資格的,已有近20人。
不配合工作同樣會受到警告處理。雙廟鄉海亮農業體驗基地政策處理過程中,就有12名村干部因不配合工作而被紀委談話警示。
建立“數字監察”系統,對投資項目辦理過程超時等違規行為,分別發出預警信號、黃牌和紅牌警告,并及時通知審批責任人。逾期不辦的,一經查實,追究具體經辦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