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政策要聞 正文
廣州16.59億公醫經費?不都是公務員花的
2013年09月06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昨日,信息時報關于市人大代表建議廣州盡快取消公費醫療的報道引發全城熱議,不少醫療界的代表都表示贊成取消公費醫療。對此,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稱,市政府常務會議已要求該局加強和省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進一步推進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醫改工作。目前該局牽頭開展了調研和測算等方面的基礎性工作,并草擬了廣州市公務員醫療補助試行辦法,正在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

  市醫保局局長釋疑

  16.59億公醫經費?

  不都是公務員花的

  記者從市人社局的“2013年部門預算編制說明”中發現,2013年經常性項目支出為51.9億元,其中,“公費醫療專項經費16.59億元,(用于)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在職和退休人員公費醫療支出”。

  到底為何需要如此巨額花費呢?

  對此,市醫保局局長張秋紅稱,16個億不都是公務員的,還包括老干部、傷殘人員、離休人士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

  具體到廣州市公費醫療的覆蓋面,她稱,全市財政有三級體系,市本級享受廣州財政的全部加起來有20多萬人,而這不都是公務員,還包括醫院、學校等,“所以其實這20萬并不算是太多人。”

  公醫改革為何緩慢?

  需屬地一體化考慮

  市醫保局局長張秋紅表示,“實際上,廣州這么多年一直都在做準備,主要是省市要聯動,“由于財政資金渠道不一樣,工作的準備過程中就有一個上下配合和調研,必須從整個屬地一體化考慮這個問題。”

  張秋紅認為,廣東需要考慮經濟社會的可承受力、均衡考慮各方利益。既要考慮社會需求,同時也要考慮經濟發展水平是否已達到條件。

  “事實上,政府很關注這件事,要求我們加班加點在做這個事情,趕快拿方案、測算,確定政府要掏多少錢。

  “我們的改革如果要成功,之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詳盡。”她表示。

  市人社局副局長透露

  公醫改革已調研測算

  草擬公務員補助辦法

  市人社局副局長陳敏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也專門就“公費醫療”改革問題作出回應,自廣州市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來,一直都是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不斷地在完善政策,擴大參保覆蓋人群,其中也包括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近期市政府常務會議就要求人社局加強和省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進一步推進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醫改工作。

  “目前我們局里牽頭開展了調研和測算等等方面的基礎性工作。重點考慮了廣州地區,中央、省、市、區公務員醫療保險屬地管理同人同城同待遇這么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也草擬了廣州市公務員醫療補助試行辦法,正在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

  他說,由于廣州市醫療保險是實行屬地管理,在廣州區內參加醫療保險的包括中央、省、市、區的公務員,都得要執行統一的政策和標準,因此廣州市實施公務員醫保和醫療補助的時間需要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進行推進。

  醫界“撐”公醫改革

  1

  四種模式

  浪費醫療資源

  “取消了肯定是好事,會減輕政府很多運行成本,醫生舉雙手贊成。”市政協委員、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尹熾標稱,目前廣州存在公費醫療、職工醫療、普通醫保和新農合四種模式,造成了資源浪費,“社保局要設置多套系統,醫院也要根據四種目錄開藥。”尹熾標表示,四種模式歸屬三個部門管理,開會要開多部門會議,醫院也要有四種專揀系統進行統計。每個醫生基本都要記住四種保險目錄內的藥物品種,根據患者不同險種來開藥,讓醫生無謂地浪費了很多時間。

  2

  梯度報銷有助公醫改革

  尹熾標表示,從遠景上來說,不僅要取消公費醫療,還應該把四種險種統一成醫保,既能保證公平性,也可提高醫保的抗風險能力。

  他介紹,統一成醫保后,沒有了身份的差別,但要在保險支付內容上要做相應的改進,例如達到一定額度后,梯度式地調高報銷比例,這在保障一些大病如腫瘤病、血液病或器官移植上更有意義,在減小改革阻力的同時,也能讓普通市民享受到更大的福利。

  3

  對普通公務員影響較小

  尹熾標表示,“我了解到到醫保部門也很想改革,他們也不想一個東西分成四份來管理。”目前改革操作起來技術性并不困難,醫保接口一統一即可操作,而且也并不會存在省屬、市屬或區屬方面的困難,因為醫保管理是采用屬地管理,廣州市便可統一管理轄區內的一切醫保報銷。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胸科醫院黨委書記鄒勇則認為,隨著城鎮醫保報銷范圍與比例越來越高,公費醫療的優勢已經并不明顯了,對普通公務員來說影響相對較小,主要阻力可能在于更高級別的官員。

  聲音

  韓志鵬:要取消,就要徹底

  公費醫療屬于歷史遺留問題,這種雙軌制長期的存在已讓市民很反感,也導致了“大藥方”等問題的長期存在,目前全國不少地區都已取消了,廣州作為改革的橋頭堡,為何不能先行先試?

  他認為,既然醫院和醫保局都有改革的決心,目前最大的阻力應該是來自既得利益階層,“政府習慣了這種特權,突然要削弱了,這種阻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韓志鵬表示,取消公醫是一種潮流趨勢,“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特別是預算逐年增長,政府決策層更要意識到改革的必要。

  最后他還表示,如果廣州將來能取消公醫制度,還要吸取外地的經驗,“要取消就要取消得徹底,我知道有些地方取消后,還保留有一個補充資金,這樣就等于沒改革,而且還會產生新的不公平。”

  16個億不都是公務員的,還包括老干部、傷殘人員、離休人士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支出。

  ——市醫保局局長張秋紅

 
來源: 大洋網  作者: 吳瑕 梁健敏 李楠楠等  編輯: 趙靜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