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校門口的公交停車站點改成港灣式候車亭后,學生上學放學高峰期的交通不再擁堵了。”9月4日中午11時,正在臨海回浦實驗小學接孫女的市民項秀英說起校園周邊的治堵,深有感觸。
據了解,原來該公交停車站點設在道路路面上,一旦汽車停下,就會占據公路的直道通行路面,現在改成港灣式候車亭,公交車停靠在路邊上,有效增強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針對市區學校門口交通擁堵現象,臨海市在治堵工作中協調教育、公安、交通、城建、行政執法等,進行多部門“會診”,開展綜合治理,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有效對策。
在哲商小學門口,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副科長朱雄偉向記者介紹:由于歷史原因,校門口的北山路只有二車道,而該百年名校學生又多,且此路段還有一條環型道路通向后山。針對學生多、路面狹的實際情況,公安部門在此設立了“護學崗”,在交通高峰期派出執勤交警和巡警進行現場管理,交通部門還規范了標志標線的設置,局部路段實行限時通行,學校還專門整出場地作為學生接送區,有效緩解了擁堵狀況。
臨海還在增設學校出門通道上做文章,在“三改一拆”中,拆除了盤踞多年的臨海師范附屬小學北端的臨時攤點,增設了北門通道。
臨海市治堵辦副主任葉衛星介紹,暑假期間,臨海市共投入100多萬元,用于學校周邊的交通改造,通過一系列整治,已改造學校周邊的港灣式候車亭及臨時停車場5個,改造學生接送等候區0.7萬平方米,增設學校大門出口8處,學校周邊的交通擁堵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