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臨海:不斷深化“三個互嵌” 積極構建各民族群眾共融發展新家園
2025年02月28日 來源: 浙江在線 通訊員 林桐軒

近年來,臨海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為主線,圍繞公益互助、文化融合、共同富裕“三個互嵌”,積極引導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構建各族群眾共融發展新家園。

以公益互助共創民族互嵌家園

“我特別喜歡我的新臥室,地板、大燈和衣柜都換了,尤其是新書桌非常漂亮,感謝叔叔阿姨們的幫助!”10歲的壯族學生郭秀來自廣西,隨父母工作來到東塍鎮東溪單小學就讀,看到改造后明亮暖和的新臥室,她滿心歡喜,連連感謝。

2024年起,臨海市委統戰部積極聯動市婦聯、宣傳部、紅十字會等單位,發起“煥新·家”關愛兒童公益行動。該項目聚焦在臨各族學齡兒童,圍繞學居環境煥新、家庭發展喚醒、兒童成長煥心三重守護,以改善學居生活環境為切入點,建立“一戶一檔”定制改造方案,為困境兒童送達專屬關愛。目前已走訪600余戶家庭,其中超300戶各族學生完成學居改造。

此外,臨海市委統戰部與市民促會、市新聯會、市女企協等組織緊密合作,創新打造“各族兒童關愛者聯盟”,組建婦兒保專家云端育兒群、家庭醫生等團隊,為各族兒童提供心理檢查、專家研判、健康管理等一站式服務,實現從環境到心靈全方位的關愛幫扶。截至目前,聯盟共募集愛心資金92余萬元,收到愛心人士自發捐贈物資500多份,參與志愿工作人數達120余人次,為民族公益事業注入了強勁動力。

以文化融合共聯民族互嵌活動

從東湖的詩路文化體驗館出發,探訪戚公祠,穿過紫陽街,探索宋韻的歷史足跡……2024年,臨海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打造了臺州市首條“府城宋韻”民族團結研學路線,為各族青少年提供可觀、可賞、可游、可品的文化體驗。

該條路線的首批“體驗官”是來自東塍鎮東溪單小學的同學們,他們在戚公祠聆聽關于戚繼光將軍英勇抗倭的傳奇故事,在胡本草堂深入體驗中草藥的獨特文化,在張秀娟剪紙博物館近距離感受非遺剪紙的藝術魅力……

“臨海宋韻文化積淀深厚,我們希望通過放大‘府城宋韻’特色,引領各族青少年深切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把民族團結的理念深植于孩子們的內心。”臨海市民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臨海市委統戰部積極挖掘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整合多方資源,串聯起戚公祠、王觀瀾紀念館、臺州府城墻博物館、宋韻詩路文化體驗館、紫陽街石榴紅驛站等點位,不斷優化“之江同心·石榴紅”陣地布局,推動非遺、民俗和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目前,已開展了“山海萬里石榴紅 非遺傳承中華情”傳統文化沉浸式體驗、各族群眾共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同心游園會等文化交流活動17場,參與活動的各族群眾超過3000人次。

以共同富裕共促民族互嵌發展

臨海市白水洋鎮現有各民族群眾400多人,其中婦女約380人。在臨海市委統戰部的牽頭指導下,2022年5月,白水洋鎮成立了“石榴紅婦女之家”,以打造凝聚、服務、引領各族婦女干事創業平臺為目標,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各族婦女實現共同富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結合當地婦女的就業實際需求,針對性提供了城市幫扶政策解讀、就業創業信息推送、職業技能培訓輸出等服務,目前已幫助530位各民族婦女提升就業能力。”白水洋鎮統戰委員余穎婷介紹道。

為鼓勵各族同胞扎根“第二故鄉”創新創業,近年來,臨海市委統戰部全力實施“民族齊富”工程,通過“校村共建+村企合作+企家結對”新模式,匯聚推動各民族同心共富的磅礴力量。例如,海商職技校與溫州市蒼南縣民族村結對構建,推動民族跨區融合與教育協作走深走實;發起“百企幫百戶”行動,支持企業家與35戶家庭結對開展走親解困、技術扶持和崗位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計為5000余名各族群眾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民族共富之路越走越寬廣。

下一步,臨海市委統戰部將繼續緊扣民族工作主線,發揮資源優勢,推動機制創新,以更有力的舉措和更有效的載體構建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新模式,共建民族群眾共融發展新家園。

標簽: 府城宋韻;臨海市;新家園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