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神器、加班拍檔、創業伴侶,曾經的這些角色讓泡面輝煌一時。而如今,泡面的地位卻日漸尷尬。有數據顯示,我國方便面銷量已連續四年下滑,三年銷量銳減80億包。
在臺州,方便面同樣遭遇下滑的尷尬。一位做了30多年方便面批發的經銷商坦言:“原本是靠走量,現在量上不去,生意不好做。”
與此同時,臺州外賣成交量卻持續增長。餓了么、美團外賣……都已成為點餐大眾品牌。
“外賣的出現,不能說完全搶占方便面市場,但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年輕消費者追求品質和健康的消費理念,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臺州學院經貿管理學院教授王呈斌說。
經典款方便面銷量走低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臺州副食品綜合批發市場。市場里人不多。
主營方便面批發的經銷商徐道福正在吃飯。見記者詢問,他指了指小閣樓上堆著的上百箱方便面說:“都在那了,大部分是康師傅和統一的,其他牌子賣得不多。”
徐道福告訴記者,若早些年,這些泡面幾天就能賣出去,現在得一兩個星期。“生意好時一天能出去上百箱,現在幾十箱吧。”
徐道福做食品批發已經30多年。他坦言,原來一箱方面的毛利還有兩塊多,現在源頭漲價,利潤空間壓縮,“一箱24包的康師傅袋裝面,現在也就一塊錢的毛利,全靠走量。”
與其相距不遠的另一家副食店的經營者老王也表示:“方便面生意清淡了不少,降了近三分之二。”
記者隨后走訪了世紀聯華、歐尚等大型超市,貨架上擺滿了方便面。與批發市場相比,超市內的經典款方便面銷量也有所下降,不過并不明顯。
世紀聯華市府大道店食品處處長柴雙羊告訴記者,總體來看,超市內方便面銷量并沒有大幅度變化。但細分來看,經典款如紅燒牛肉面、香辣牛肉拉面、老壇酸菜面等的確呈下滑趨勢。而在歐尚超市東海大道店,方便面銷售人員也表示,方便面購買人數相比以往有所減少。
是外賣打敗了方便面嗎?
在方便面銷量有所下滑之時,臺州外賣平臺發展迅速。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APP,已深深植根于市民的手機中。
以餓了么為例,2016年,餓了么在臺州的外賣訂單量相比2015年增長了70%,2017年則比2016年增長50%。
真的是外賣打敗了方便面嗎?
柴雙羊認為,網絡外賣興起,方便面市場的確會受到一定沖擊,但他覺得一個東西達到頂峰,勢必會走下坡。“早幾年,這個衰退趨勢已經出現,一方面與產品品質、口味一成不變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替代品出現有直接關系,如自熱米飯、自熱小火鍋等,都彌補了‘方便’市場的空白。”
而臺州學院經貿管理學院教授王呈斌認為,外賣與方便面,兩者群體之間有一定的契合度。外賣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年輕消費者追求品質和健康的消費理念,搶占了一定市場。“過去吃方便面的群體已經成為高質量生活的群體,而現代的年輕人已經不滿足吃飽,外賣模式比方便面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消費選擇更加豐富,口味更加多元化。”
或許是看到了這種消費升級趨勢,康師傅、統一等品牌不約而同開始押寶高端領域。記者在超市看到,康師傅去年開始推出不少新品,如高湯熬制濃重口味的“黑白胡椒”系列品種。同時,針對城市白領還推出了“湯大師”高端杯面,統一也發力主推自己的“湯達人”系列。
這樣的布局目前有一定的成效。柴雙羊告訴記者,雖然經典款方便面的銷量下滑,但這種主打高端的方便面品類還是拉動了方便面的銷量,“以日清為主,統一、康師傅也都推出高端品類。值得一提的是,統一一款售價20元的滿漢全席雖然標價很高,但在我們超市卻賣得很好。這可能也說明,人們對高端品質的追求。”
不過,王呈斌認為,推出高端品類,是方便面巨頭的一種自救嘗試,能夠推動這個行業的轉型升級,但能否通過它搶占失地,就要看是否能取悅新的消費群體。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