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天臺“萌娃”,你都成獲獎專業戶了!
2018年02月26日 來源: 神秀天臺

  小編在2月24日文化部網站公示中發現了一個好消息:天臺縣動畫大片《小濟公》獲評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三屆“最佳動漫作品獎”。

  在此之前,《小濟公》電視動畫片還獲得:

  1、浙江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度國產動畫發展專項資金項目”二等獎。

  3、被中宣部評為“國家走出去翻譯工程重點項目”。

  4、《小濟公》動畫片音樂獲得華韻杯中國影視音樂優秀藝獎—最佳動畫片音樂獎。

  5、《小濟公》排舞獲浙江省第十屆排舞大賽新創組金獎。

  國家動漫政府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動漫獎是文化部為繁榮動漫作品創作、培養動漫優秀人才、擴大中國動漫國際影響力、推動動漫產業發展而設立的國家動漫政府獎。每三年評選一次。動漫獎設6個分項,評獎數量共20個。分別為:最佳動漫作品11個、最佳動漫創作者或團隊3個、最佳動漫教育機構2個、最佳動漫國際市場開拓1個、最佳動漫技術1個、最佳動漫形象2個。文化部對動漫獎獲獎作品、創作者或團隊、單位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動漫獎評獎經費由文化部從國家財政申請專項經費予以保障,列入財政預算管理。

  2016年和2017年暑期檔,動畫片《小濟公》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自播出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收視率不斷飆升,在收視段內,《小濟公》排名第一。最高收視率達1.45%。

  《小濟公》大看點

  看點一:植根天臺,實地采風

  “大麥黃黃,小麥黃黃,做個麥餅請大王……”這一首天臺人耳熟能詳的民謠,隨著《小濟公》的播出,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這首動聽的主題曲,已然成為經典。

  植根于天臺,央視動畫創作團隊實地采風,深度挖掘,將國清講寺、赤城棲霞、石梁飛瀑、瓊臺仙谷、華頂歸云等天臺山美麗風光,真實地展現于觀眾面前。悠久的天臺山文化以及濟公傳說,得到深度挖掘,生動刻畫出聰慧、善良的小濟公形象。

  看點二:鄉賢助力《小濟公》

  早在2009年,縣委宣傳部就著手動畫片《小濟公》的拍攝工作。為保證作品質量,縣委宣傳部與多家動畫公司接觸。最終在天臺鄉賢、中國動畫學會會長余培俠先生的幫助下,與央視動畫公司成功牽手。2014年10月,動畫片《小濟公》正式簽約。

  看點三:開創民間投資先河

  對于投資家鄉神話人物題材的影視作品創作,天臺本土企業表現出極大熱情。動畫片《小濟公》吸引了浙江紅石梁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天臺寒山湖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與縣委宣傳部一起,成為聯合出品人。

  看點四:作品向產業轉換

  活潑可愛的“小濟公”形象橫空出世,已然成為天臺山的代言人。在天臺山游客中心、濟公故居等地以及鄉村,小濟公與伙伴大龍,游客爭相合影留念。

  排舞《小濟公》,在省內屢獲金獎,健康、快樂、向善的價值觀惠及千家萬戶。有消息透露,上三高速天臺出口,將以小濟公形象為主體,建成一個城市門戶景觀雕塑。

  隨著文藝精品的創作,衍生產品也將得到開發,包括旅游產品、服裝、文具、玩具等,賦予文化作品更多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看點五:進一步激發文藝精品創作

  天臺山文化的弘揚,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研究,而是靠更多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來推動,進而轉化成文化產業,產生出更大的價值。文藝精品的創作,是推動“名縣美城”、“兩地一區”建設的重要載體。而《小濟公》的成功,將激發我縣文藝創作的熱潮。圍繞天臺山神話傳說,仙話故事,劉阮遇仙、濟公降龍降世、和合二仙等一系列重大題材,正在籌備創作當中,插畫圖書《寒山》也已完成前期創作。

  相關鏈接:

  濟公故里—天臺山

  濟公(1148年-1209年),漢族民間信仰之一,舊時冰窖業、雜技業所崇拜的行業神只。濟公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浙江省天臺縣永寧村人,后人尊稱為活佛濟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后住凈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凈慈寺志》、《臺山梵響》中。懂中醫醫術,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難雜癥。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諍,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濟公活佛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但是大家僅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幾乎成了很多人為了口福,貪嘴吃肉的理由和借口。甚至有些人見到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佛都說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說法貽害匪淺,使很多人混淆了圣凡、德性和修德,是邪見。),卻不知濟公活佛還有后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他曾說:“學我者下地獄”。

  家族

  永寧村在古城北門外,濟公家就住在赭溪畔。濟公李氏家族人丁不很旺盛,但因歷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稱得上是天臺的望族了。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現都已建成一片民居了),就屬于這個家族所有,至今人們還稱作“李家垟”。發源于北山的赭溪是孩童時濟公看水碓舂米、捕魚游泳玩耍的好去處。石墻頭邊上有“隴西園”,古時這里是濟公李氏的私家莊園,抗戰時在此處還設立過“忠烈祠”。

  外俗內仁

  濟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實際上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他懂醫術,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難雜癥。他曾經帶著自己撰寫的化緣疏,外出募化,修復被火燒毀的寺院。他經常游方市井,拯危濟困,救死扶弱,彰善懲惡。所以,在人們看來,“濟顛”的“濟”字也包含著扶危濟困的意思。道濟善走圍棋,喜斗蟋蟀,更寫得一手好詩文。他徜徉山水,自得其樂,游履所至,揮毫題墨,文詞雋永。是為:“一身破爛行天下,除惡懲奸辯是非。”

  樂善好施

  濟公自稱“幼生宦室”。濟公的師侄居簡《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說他是“天臺臨海都尉李文和遠孫”。李遵勖(988—1038),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趙恒妹萬壽公主,而加“遵”字為“遵勖”,字公武,逝世后謚號和文,為李崇矩孫,濟公高祖。其世系為:李崇炬——李繼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愨——李評——李涓——李茂春——李修元(修緣)。該家族有三個特點:一是世代仕宦,且為將門;二是為官清正,政績卓著,名列《宋史》;三是歷世積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是禪宗的著名居士。隨著宋室南遷,李氏子孫流寓其高祖李遵勖封(食)邑浙東天臺,隱居于赤城山南麓、天臺城北的永寧村。濟公之父李茂春,目擊朝廷腐敗,棄官隱居經商、念佛,為人淳樸厚重,樂善好施。

  不拘一格

  濟公在一些文學作品中,給人們的印象是: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似乎完全不受佛教戒規的約束,使老百姓覺得他更親切、更具有人情味。

標簽: 動漫 最佳 動畫片 濟公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