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臺州臨海市白沙灣岸線整治修復工程現場,工程車、挖掘機不停地在工地間穿梭運送。另一側,一條已經建成的人工廊道蜿蜒曲折,向東一直延伸至灘涂邊,遠看似一條紅色錦帶飄向大海,甚是美麗。
據現場的臨海市海洋與漁業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之前,這里是一片荒草遍布的灘涂和人工養殖塘,而整治修復工作全部完成后,這片海域將成為一個570畝的海岸生態景觀公園。
白沙灣位于臨海市臨港新城的核心區塊,依托白沙灣與環繞的白沙山、達島山、穿礁山等“一湖三山”自然景觀,臨海市正在此打造一座以山、海、灣、島為特色,宜業、宜居、宜游的現代化濱海新城。
然而,由于白沙灣岸灘均為淤泥質,周邊雜草叢生,灣內水質較差,加之過去零星分布的養殖開發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與宜業、宜居、宜游的海岸帶要求差距較大。另外,白沙灣內側原有老海塘的防護級別較低,對海水倒灌、岸線侵蝕、土地鹽堿化等生態問題防御能力差。
為了恢復白沙灣的美麗風貌,臨海市委、市政府按照“宜灣則灣,宜灘則灘”的原則,于2011年初著手實施白沙灣海域海岸整治修復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09億元。同年7月,白沙灣海域海岸整治修復項目納入國家海洋局海岸整治項目,獲得中央海島和海域保護補助資金共5500萬元。歷經5年時間,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驗收,二期工程也已基本完工,建成生態護岸2600米,駁岸783米,海岸公園28萬平方米。
通過整治與修復,原用于石料開采的穿礁山和穿礁島得到生態修復,呈現郁郁蔥蔥的山體面貌,可為鳥類提供停歇之地。在外側白沙灣標準海塘建成后,其原有的人工岸線功能將被人工生態堤代替,能將水與海塘防、白沙灣畔植被連成一體,展現“臨山遠島外碧海”的寬闊海景視野。而整個工程完成后,將極大地改善臨港新城的生態與投資環境,有效提升臨港新城的城市品質與魅力。
同時,臨海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的要求,立足于頭門港獨特的自然稟賦,依托白沙灣“一湖三山”自然景觀,謀劃了138個項目,總投資1008.47億元,全力打造海上絲路臺州門戶、浙江沿海制造新區、山海宜居現代港城。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