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天氣寒冷腦出血病高發 臺州醫院半個月門急診量大增
2018年01月29日 來源: 臺州晚報

  天氣寒冷,臺州各大醫院的搶救室里卻熱火朝天。這幾天,臺州腦血管病醫生們的朋友圈主題,也基本圍繞著“手術”和“搶救”。記者在幾家綜合性大醫院的神經外科打聽了一圈,發現病房里擠進了一大撥腦梗、腦出血病人,他們都是被急劇降溫的天氣擊倒的。

  冬季腦血管病高發,該怎么保護好自己的腦血管?我們找了神經外科專家一起為大家支招。

  腦出血到底是什么病

  1月上旬的一個深夜,臨海59歲的鄭阿姨突然感覺劇烈頭痛、伴嘔吐,神志不清,家人立即把她送到醫院救治。因為有既往高血壓病史,醫生馬上讓她進行CT血管造影,提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醫院立刻啟動了顱內動脈瘤患者的救治流程,鄭阿姨現已轉危為安。

  第二天,家住仙居縣的吳阿公,傍晚散步時突發腦出血,被及時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目前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在短短8天里時間里,臺州醫院神經外科收治腦出血患者16名,其中顱內動脈瘤破裂患者11例,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5例。據統計,該院1月份上半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已達去年同期1月份的總量。

  臺州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胡小銘介紹,腦出血常見于高血壓腦出血和顱內動脈瘤破裂。高血壓腦出血俗稱腦溢血,屬于“腦中風”的一種,是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一種常見的嚴重腦部并發癥,占全部腦卒中的20%,急性期病死率為30%。

  顱內動脈瘤是發生在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而顱內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腦出血,又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于腦梗塞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

  “以我們醫生的經驗來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通常年齡偏大,50-70歲較常見;而顱內動脈瘤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一般的40-60歲患者,但也有很年輕的病患,之前甚至還碰到過一位17歲的顱內動脈瘤破裂患者。”胡小銘說。

  腦出血有什么先兆

  腦出血有先兆嗎?胡小銘的回答是:有!

  先兆一般可能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突然發作較為劇烈的頭痛,或頭痛有逐漸加重的趨勢;并多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表現;突然出現語言障礙,或口齒不清,聽不懂別人所說的話;突然出現一側眼瞼下垂;意識出現障礙,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走路不穩定,身體一側通常會感到麻木、乏力、不能靈活運動,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身體出現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等現象……

  如果家里有人出現上述癥狀,―定要高度重視,密切觀察,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如出現劇烈頭痛、嘔吐、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肢體癱瘓等較嚴重的癥狀,應及時送醫院救治。

  為什么天冷時腦血管最受傷

  胡小銘介紹說,氣候變化引起的冷刺激,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血管劇烈收縮,致血壓增高,由于顱內存在動脈瘤及微小動脈瘤,在血壓高時發生破裂出血,引起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冬季氣候干燥,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腦部供血減少,引起腦梗塞。因此寒冷季節是腦血管病發病的高峰時期。對于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發生率則更高了。

  “現在年輕人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加班、玩游戲等,無形中給身體添加了壓力,有的人因此會有一些輕度的高血壓,或經常頭昏腦漲,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就發生了腦血管意外。尤其近幾年,40至50歲中青年群體的腦血管疾病呈現上升趨勢,這類人群越發要當心了!

  如何防止心腦血管疾病

  胡小銘認為,首先是對引起腦出血的危險因素進行早期預防。“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基礎病的正規治療。此外,盡可能地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少熬夜、戒煙、戒酒,改善膳食結構,保證健康飲食,減少高脂、高鹽、高膽固醇等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對有高血壓的患者,需定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避免劇烈活動、情緒激動等!

  年齡在40歲以上,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長期吸煙等情況的市民,建議每年進行磁共振血管成像(頭顱MRA篩查)。據研究,顱內動脈瘤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史,如直系親屬中有顱內動脈瘤病史的,建議可進行顱內動脈瘤篩查。

標簽: 天氣 寒冷 臺州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