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月16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梁筱雯 記者 崔旭川)“你的一只眼角膜又能看見這人世間,希望你能看到我,我也能看到你……”
1月15日凌晨,陳益明發了這樣一條微信,他收到醫生通知,妻子崔寶秀捐獻的一只眼角膜已經成功移植,一位患者得以重見光明。
崔寶秀生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市場小菜販。卻不幸身患卵巢癌,病重之際,她留下捐獻眼角膜的遺愿,遺體也被送往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用于解剖研究,是臺州市天臺縣雷峰鄉遺體捐獻第一人。病魔無情地奪去她的生命,她卻把愛和感動留在人間。
25年前,她和丈夫陳益明外出謀生,在寧波開始了賣菜的小生意。為了一家人的幸福安定,兩夫妻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經過17年的年奮斗打拼,夫妻倆擁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即將步入正軌。但好景不長,2012年初,崔寶秀莫名腹痛,同年8月在上海確診為卵巢癌晚期,醫生診斷她預期壽命只剩下一年。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對崔寶秀一家如晴天霹靂。全家抱著一線希望帶她輾轉寧波、上海兩地求醫,期間崔寶秀接受了整整40次化療,承受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與病魔殊死掙扎,堅強樂觀的她硬生生堅持了五年多的時間,也由此創造了生命奇跡。
然而2017年11月,崔寶秀的病情不僅可避免的走到了終末期衰竭的程度,腸梗阻、癌性腹水嚴重,她再也支撐不下去了。
“手術、化療都是很痛苦的事,而且不只是病人一個人痛苦,家里人也痛苦。她希望能這種痛苦越少越好,她要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給其他病友帶去一絲希望。”陳益明說。
其實早在2012年,被確診為卵巢癌晚期的那一刻,崔寶秀就有了這個念頭,她問醫生:“如果我把遺體捐了,對以后治癌會不會有幫助?”得知志愿者捐獻的遺體是醫學研究的珍貴素材,對癌癥的治療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后,崔寶秀開始說服家人。樂觀的崔寶秀本來想要捐獻所有有用的器官,可是由于癌細胞擴散,不得已放棄了這個打算,丈夫陳益明得知獲取角膜要取下整個眼球,再由醫生為捐獻者裝上義眼,恢復遺容,因為心疼內心十分動搖。
崔寶秀反而寬慰丈夫:“你想啊,我把角膜捐了,幫助別人復明了,哪天說不定那個人就看到你了呢,就像我又看到你了啊。”
去世前,崔寶秀還交待了丈夫一個“任務”,那就是給天南地北的病友們打電話,給他們打氣,告訴他們“我走了,但你們還要繼續堅持,要相信醫學會進步,最終會攻克疾病”。
2017年11月24日,她說服家人辦理了角膜捐獻登記手續。幾天后又辦理了遺體捐獻登記手續。家人都很深明大義。兩個哥哥說,只要小妹高興。兒子說,只要媽媽高興。最不舍的丈夫陳益明,也含淚同意了。
2017年12月15日凌晨,彌留之際,崔寶秀再次要求丈夫為自己完成捐獻。0時50分,崔寶秀走了。陳益明聯系寧波市眼科醫院角膜獲取小組,醫生前來取下了兩枚角膜。他又聯系寧波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遺體送往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用于教研。
崔寶秀生前一貫樂于助人,看到比自己困難的人,總是能幫就幫。在菜場賣菜時,常常會遇見來賒菜的人,大多是拖著幾個兒女來寧波打工的外來務工者,有時候境況不好,連買菜的錢都拿不出。夫妻倆憐憫他們,也不拒絕,常常是半賣半送,再后來,他們偶爾需要賒帳的,由賣轉賒,由賒轉贈。
在菜場,偶爾會遇見粗心的顧客,他們落下財物崔寶秀從來都是悉數歸還。2010年7月,丈夫陳益明因膽結石手術在醫院休養,崔寶秀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匆匆趕往探望,卻在路口處撿到一個錢包,錢包里一千多元現金和各類證件,通過證件信息,崔寶秀輾轉聯系到了失主——一個年輕的江蘇打工小姑娘,正急得不知所措。小姑娘執意拿出一百元要感謝崔寶秀,崔寶秀堅決不肯收下:“你打工也不容易,我要拿錢的話包就不會還給你了。”
生病后,崔寶秀遇見了許多來自天南地北的病友,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幫助,遇到某些土方子有效果的,她就請丈夫親人親自采購,常常整袋整袋寄給病友。平凡的崔寶秀又是不平凡的,她留下的愛與感動,會被時間銘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