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一場流傳700年的文化盛宴 三門祭冬隆重登場
2017年12月21日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胡昊 趙靜 見習記者 楊群
【摘要】每年冬至,浙江省三門縣鄉村都要舉行隆重拜冬祭祖儀式,稱為“祭冬”或“拜冬”。2016年11月30日,三門祭冬作為“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冬至祭祖一般是祀于家,而聚族而居的廣大農村還要在家廟宗祠舉行隆重的祭祀祖先儀式。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2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胡昊 趙靜 見習記者 楊群)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過后,日頭一天天地變長。

  每年冬至,浙江省三門縣鄉村都要舉行隆重拜冬祭祖儀式,稱為“祭冬”或“拜冬”。冬至祭祖一般是祀于家,而聚族而居的廣大農村還要在家廟宗祠舉行隆重的祭祀祖先儀式。

  2016年11月30日,三門祭冬作為“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為進一步保護傳承三門祭冬,弘揚冬至文化,傳播中華文明,今年12月22日,三門縣將舉辦中國冬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2017冬至文化論壇。

  根據《三門縣志》、宗族譜牒等記載,“三門祭冬”習俗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其中,以亭旁鎮楊家村、海游鎮上坑村與健跳鎮小莆村的祭冬規模最大、儀式最完整、傳承最完好。整個儀式一般由取水、祭天、拜祖、祝壽戲、老人宴及相關的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組成。

  一起來看這場凌晨4點開始的神秘祭禮——

  3點20分,記者團抵達現場。楊氏族人已齊聚在楊氏家廟,等待著祭冬儀式開始。門口兩頭威風凜凜的石獅子注視著忙碌的人群,大家已經各就各位,為這場盛大的民俗盛典做最后的準備工作。

  伴隨著敲鑼打鼓聲,“三門祭冬”儀式拉開帷幕。

  “敲鑼是為了提醒大家儀式即將開始。”楊家村黨委書記楊成來說,祭祀開始前,參加的人都會沐浴更衣,以示對天地祖先的尊重,而主祭和陪祭等會更換清一色的唐裝,并按照規則各就各位。

  祭冬活動開始前,楊氏家廟已經灑掃妥當,并提前營造氛圍,掛上彩旗、燈籠,貼上新對聯,一根根紅燭照亮了村民們的笑臉。

  凌晨4時,禮炮響,鑼鼓起,臺州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祭冬儀式在幾聲“祭天咯”的起勢聲中正式開始。

  祭天和拜祖是兩個分量較重的儀式,祭天主要由主祭朝東、南、西、北對天叩拜,然后三拜九叩,讀祝感恩。

  除了三門20多個村莊的楊家族人,象山和天臺的楊氏族人也不辭辛苦趕來,大家戴著祭祀的黃綢,村民楊先生說:“這是一種緬懷,一種紀念,這樣的祭祀活動,讓大家更加親密和諧,也更懂得敬畏自然。”

  祭品分五大檔:五祀、五牲、五谷、五葷、五素等祭冬所需的祭品制作工藝獨特,沒有固定的專業制作藝人,均是楊家村群眾目睹口傳,能者為師,手把手的示范,代代傳承下去。村民個個都能成為手工藝人,眾人各顯本領。

  拜祖時,族人起立,鳴炮奏樂。主祭者等三拜九叩,三獻,讀祝。禮畢,族人按次序拜祖。

  之后就是邀請戲班至中堂像前拜請三獻讀祝,禮畢,由主祭者接過蟠桃獻于祖像前,開演祝壽戲。

  “在冬至,他們要祭天、祭祖先,祭天實際上是敬畏自然的表現,而祭祖是要延續自己的文化傳統和自己的血脈傳統。這兩個傳統很重要,一個是要敬畏自然、親近自然,同時也要自己在這樣一個環境里面保護自然。冬至的時候來做祭祀活動,實際上也是向全人類提供一個范例,如何在自己的家鄉重新建構人和自然的和諧、人和人的和諧。”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資深院士)、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劉魁立欣慰地說。

  這樣的祭祀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修身、道德成長、道德修繕的過程,非常有意義有價值。在建設新的生活過程中間,不忘自己的傳統,讓傳統在建設新生活當中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很可取的。劉魁立表示。

  【浙江新聞+】

  主要內容

  一、丁酉(2017)年三門祭冬民俗活動

  時間:12月22日(4:00-6:00)

  地點:楊家村、懸渚村、下坑村等祭冬重點村

  二、中國冬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2017冬至文化論壇

  時間:12月22日(8:30-12:00)

  三、參觀非遺主題小鎮

  時間:12月22日(14:30-16:00)

  地點:亭旁鎮楊家村(紅色廣場-城隍廟-非遺廣場)

  在楊家村城隍廟還專門打造了體驗活動專區,整合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以及非遺項目,通過互動游戲的方式,讓大家有更直接的體驗。

  龍珠活動

  參加者每人有三顆龍珠,在龍珠臺前依序從指定地方投下,依龍珠的投球結果得到獎賞。

  巨型圖書

  兩本巨型圖書分別介紹二十四節氣和冬至祭祖的由來。

  百工展示

  番薯豆面:飄香于村頭巷尾

  板沸紅糖:農家手工古法熬制

  六敖根雕:匠心獨具注重傳承

  仙巖泥塑:指尖開出心靈的花

  任家篾匠:古老職業盼望轉型

  箍桶木匠:原木產品老樹新芽

  包家草帽:天然環保的生產區

  獅嶺火籠:漸漸遠去的傳統工藝

  鐵場打鐵:叮當聲里的古老手藝

  高山茶葉:等風等雨日夜精華

  紅色起義意念墻

  在紅色起義意念墻互動,可以推拉每一根棍子,其活動式的每一根棍子可以千變萬化,讓大人與孩子們自由DIY。

  彩繪門神

  參加彩繪門神者每人向指導員領取一張彩繪圖紙,至指定座位,自行彩繪喜歡的門神樣貌。作品完成后,若想將作品以相框裱裝,需另付相框費用。

  板龍手作

  參加板龍手作者每人向指導員領取材料,至指定座位,由指導員教導小板龍制作。

  迎龍取水

  可自行選擇板龍與五獸共六款顏色瓶內的水晶龍珠寶寶放入聚寶瓶,瓶內加滿水,水晶龍珠寶寶會慢慢長大。

  除了城隍廟內趣味無窮的互動體驗之外,在亭旁起義紀念館旁的非遺廣場內,還有豐富的展銷展演,如丹邱五福、祭冬文創產品、三門石窗、何家稻米、健香柚等展銷,舞獅、道情、走書、木偶戲、越劇折子戲等展演。

標簽: 祭冬 盛宴 儀式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