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國教育報》大篇幅報道了溫嶺九龍學校的課改情況,這是對九龍學校辦學來的一次總結。九龍學校,課改一直在路上……辦一所學生更想來的學校!
2012年,九龍學校在城市新區核心地塊破土動工了!作為城市新區建設的重點配套工程和實現城區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實事工程,九龍學校的誕生令人充滿期待。
2014年夏天,浙江省特級教師周秀萍校長與11位年輕的小學老師肩負著使命走進了新落成的九龍學校。
“學校應該是個溫暖的地方,是孩子最想來的地方。”朝著理想學校的目標,這群創業者開啟了“11+1”創業模式。
熱血與激情,很快讓鋼筋水泥變成了一個有溫度的校園:沙樂藝坊、半場球吧、快樂之門、綠茵果園搬進了庭院,課程墻、節·日趴、幸福爬行榜上墻了,廊道、學習室、活動室都進行了課程化的設計布置,連課程表、作息時間表也是富有創意為孩子們量身定制的……一個“龍仔樂園”誕生了!
課程整合撐起“全人教育”
創辦伊始,九龍學校就將課程建設視為工作重心。著眼于分科教學目標界限分明和社會發展綜合化的矛盾,九龍學校提出了基于課程整合的“全人教育”目標,努力構建多元化、綜合化的課程群,培養擁有健全的人格、科學的頭腦、寬闊的視野、藝術的興趣、優雅的形象、創造的精神的社會人。
2014年9月,九龍學校制訂了“課程實施、課堂改變、課題跟進”的“三課一體”策略,一場課程改革之旅在這所新學校拉開了帷幕。學校申報了省級規劃課題,依托課題探索課程整合的三條路徑:跨學科整合、學科內整合和全課程教學。
盡管過程艱難,盡管達不成教學目標的質疑聲不斷,但他們執著前行。一年間,他們終于逐步構建起“全人教育”課程體系,并形成了4天分科教學、1天全科教學的“4+1”課程新常態。
“主題+”打造課程盛宴
每周五是九龍學校龍仔們最盼望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T·F(探究星期五)全科教學日。周五那天,校園里沒有鈴聲,每個班的課時長短不一,上課的形式也靈活多變,有全科老師單獨上課,有幾個老師協同教學,還有走班上課、微課教學等。雙周周五,龍仔們還可以外出實踐,嗨翻全天!
T·F日,龍仔們都學些什么呢?那便是“主題+”課程,主題是串起學校整個課程整合的靈魂。
首先對語文第八單元“科學與技術”進行單元整組教學,然后與品德與社會“走向信息時代”、科學“科技小制作”在主題“漫步科技道”的穿針引線下,進行整合拓展,由全科老師帶著龍仔們學習科學知識、感嘆科學魅力。
在主題拓展課上,老師更是帶著龍仔們“探科學”,大家一起玩科學游戲、研科學奧秘、創科學奇跡。
課外實踐課上,龍仔們還在三行體驗活動中深入科技館感知科技的神奇,開展科技小創作比賽等活動,充分激活身上每一個熱愛科學的因子。
數學“統計圖”從科學統計入手,了解火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和危害;科學“火的實驗”介紹火的科學知識;“消防演練”則請消防人員開設講座,指導消防演練等。最后,孩子們要將學習所得通過研究報告等形式來展示。
教育不能灌輸給孩子,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們需要什么樣的內容和方式,讓教育自然而深刻。
目前,九龍學校已將課程整合為德育活動、智能知識、科學探究、藝體技能四大課程群,為孩子奉獻出“全人教育”的課程盛宴。
隨著探索的深入,主題課程亮點不斷,如“小農”科創課程與科技、語言、藝術融合開發出十多門子課程,讓龍仔們真切感受“小農”的幸福生活。在節日中的“小農”課程中,龍仔們在教師節把老師請到“移動農場”,向老師介紹植物的特性和種植過程,用果實做成禮物送給老師,既表達了感恩之情,又鍛煉了綜合能力。
自主探究“玩轉”課堂
九龍學校不僅課程別具一格,課堂也很特別:教室里沒有講臺,很多課同學們都是分小組相對而坐。課堂上,常常是小組長帶領組員一起讀拼音、動手創作,而老師則在一旁巡視幫助……
周秀萍跟老師們說:“我們要先從形式做起,從講臺上走到孩子們中間去,走到孩子們心中去。”漸漸地,老師們達成了共識:孩子是課堂的主人,老師要做好協同、陪伴、幫助的角色。
針對學生自主探究缺失等問題,學校還增加了小組合作、探究體驗等活動,讓孩子“玩轉”課堂。在學習基于品德與生活“上超市”、數學“小小商店”的T·F課程“上超市”時,學校創設了“龍仔超市”這個實踐平臺。
老師是首席店長,孩子們帶著購物單開啟了有趣而有意義的購物之旅。
在超市置貨、宣傳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給商品分類、做促銷活動的海報、標語;
在與店長的交流中,孩子們學會了文明消費;
在商品選擇中,孩子們不僅認識了人民幣的面值、學會了人民幣的計算轉換,還錘煉了購物要精打細算、合作中雙贏互利的生活能力。
一個以生為本、富于創造的課堂,讓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為了衡量和促進課改,學校還探索了評價制度改革,推出課堂即時評價、課程全程評價和課業綜合評價,進一步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
全科教師的養成秘訣
學校以培養本校教師為主,通過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教師從學科本位轉向以人為本;制定全科教師培養計劃,引領教師采用“頭腦風暴”研討方式,圍繞一門課程、一個理念進行思維碰撞。此外,學校還以請進來為輔,請校外專家前來上課或培訓。
學校特別強調團隊的力量。年級組、教研組凝聚成一個個正能量的團隊;備課有全員思備、集體研備、專課專備,全科老師可以請專科老師一起備課……如此氛圍中,九龍教師飛速成長,教學、賽課都令人耳目一新。
一所孩子更想來的學校
三年探索實踐,九龍學校學生核心素養顯著提升,教師專業技能迅速發展,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贊譽。
浙江省教研室小學各科教研員到校蹲點調研后評價:在全省召開無數次教師座談會,今天是最開心的一次,我們看到了一個在課改中積極奮進、充滿正能量的教師團隊,這也是學校課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你們的學生陽光、快樂、積極上進。
“讓學校成為孩子更想來的地方!”今天,九龍人的愿望真的實現了!這兩年招生季,學校學位緊張,連周邊的房價也漲了許多。九龍學校已成為城市新區一張金燦燦的名片。
一群有情懷、有激情的老師,一場兒童立場的改革,成就了今天的九龍學校。九龍學校以清一色的一線教師為主力,對小學課程整合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不僅引領了溫嶺地區小學課改的風向標,也為成就更適合每一個生命成長的教育生態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