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中國縣域經濟高峰論壇暨《中國縣域經濟報告(2017)》發布會在京舉行。
2017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同時發布。全國百強縣(市)分布15省(市),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增至67席。
其中,2017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市)為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長沙縣、太倉市、即墨市、義烏市、瀏陽市和龍口市。
2017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省際差別仍大,安徽和蘇北投資潛力更為突出。
2017年全國投資潛力十強縣(市)為固安縣、界首市、即墨市、膠州市、永清縣、德清縣、新津縣、金堂縣、博羅縣和清鎮市。
浙江的金華義烏、紹興諸暨、寧波慈溪、寧波余姚、臺州溫嶺、溫州樂清、溫州瑞安、嘉興海寧、嘉興桐鄉、金華永康、湖州德清、金華東陽、嘉興平湖、嘉興嘉善、湖州長興、杭州臨安、臺州玉環、寧波寧海、臺州臨海、嘉興海鹽、紹興嵊州等21個縣(市)上榜2017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據大眾網,山東省也共有21個縣(市)上榜,總數與浙江持平并列全國第二位,江蘇占25席,數量全國居首,其昆山市更是高居榜單第一位。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7)》原則上根據地區生產總值超100億、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過10億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0家三項標準,在全國近二千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強樣本縣(市),作為分析研究比較的基礎。報告構建了縣域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標體系,對2017年400個縣(市)的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數進行了實證研究。
報告發現,縣域經濟增速下滑幅度有所縮小,以東北三省縣域經濟為代表的資源型和重工業型縣域經濟下滑幅度需重視,成為影響縣域經濟總體發展的重要不確定因素。報告認為,房地產去庫存成為縣域經濟面臨的緊迫任務之一。報告指出,從產業演進的角度,并聯系其背后的原動力以及這種原動力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可將縣域經濟的發展歷程分為四個主要階段:供給短缺、成本低廉時代的縣域經濟(1978—1992年),產業集聚、市場擴張時代的縣域經濟(1992—2002年),內外共榮、投資驅動時代的縣域經濟(2002—2008年),產能過剩、轉型升級時代的縣域經濟(2009—現在)。報告認為,大部分經濟高速增長的縣(市)都依靠外來投資企業的數量增長獲得。
首屆中國縣域經濟高峰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競爭力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和華夏時報社共同主辦,華夏研究院協辦。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