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逢一年玉環文旦上市時,當踏入素有“文旦第一村”美稱的清港鎮垟根村,近看文旦林海掛滿黃澄果實,遠觀層巒起伏綠意無邊,一陣陣專屬于文旦的“柚”人芬芳撲面而來,絲縷繾綣,香遠益清。
10月20日,一大清早,江丹云一家人便在自家的文旦基地里忙活開了,今天恰是玉環文旦正式采摘上市的第一天,不到上班時間就陸續收到客商訂購文旦的電話“轟炸”。只見樹下堆滿了剛采摘下來的文旦,但是這些完全不夠訂單的需求量,江丹云扔拿著剪子忙碌地穿梭在密密麻麻的果樹中,在厚厚綠葉中挑選采摘色澤好、分量足的成熟文旦。
掂了掂枝頭文旦的重量,剪子“咔嚓”一聲,飽滿的“金果”落到手中,“一般玉環文旦都有2.5-4.5斤,但是由于之前連續兩月的干旱少雨天氣,在文旦成長膨大的期間受到水分影響,所以今年的個頭比往年要小上些許。”江丹云坦言道,“但是文旦的口感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因此比往年更甜了,所以銷量也特別好。”
比起往年的種植面積,今年增至20畝,畝產量達到6000-7000斤,比去年產量增加了40%。江丹云告訴記者,他們家種植文旦已經有30年之久,平時主要是父母打理果園,自己和幾個兄弟姐妹負責銷售,現在文旦產量上去了,銷售也更方便了。在“互聯網+”時代下,除了合作十幾年的老客戶,還有很多客商通過淘寶、微信、網絡等多種渠道獲知后前來批發,少至百來斤,多則四五千斤。
此外,玉環文旦的好銷售也少不了政府和村委的助力。大旱之下,垟根村出資在河邊設置抽水水泵,將水輸送到村民的農用灌溉車或者直接抽到山上盛水池中,減少村民運水灌溉的不便,幫助緩解果樹旱情。
另外,玉環市政府加大了對果農的補助力度,文旦販售大戶年銷量達到500噸以上,可按銷量給予每噸150元的獎勵,最高可達10萬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