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正文
拔倒刺導致截指!意外受傷后 正確急救很重要
2017年03月21日 來源: 臺州日報 記者 盛鷗鷗

  最近,一則“拔倒刺導致截指”的新聞引起不少市民關注。4歲女孩蘭蘭(化名)因拔倒刺時不小心弄傷了手指,爺爺奶奶用布幫她包扎傷口。沒想到,因為包扎得太緊,蘭蘭的這根手指因為缺血壞死,竟面臨截指。

  雖然這是個比較極端的個例,但面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意外狀況,市民應如何正確應急?對此,記者采訪了臺州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朱延安。

  扭傷后冷敷緩解腫脹

  參加戶外活動,或走路時不小心跌倒、踩空,難免會有扭傷。這時,哪些應急措施是必要的呢?

  “關節扭傷后會引起毛細血管損傷,出現紅腫、疼痛等現象。”朱延安介紹,扭傷是一種蠻常見的狀況,但有些市民在處置時存在誤區。

  朱延安介紹,扭傷后的前24小時要采取冷敷措施。用毛巾包裹冰塊或冰礦泉水瓶,敷在扭傷部位,促使血管收縮減輕紅腫。“扭傷24小時后主張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炎癥會消退得快一點。”

  朱延安提醒,市民在家自行采取這些應急處理的前提是,扭傷時沒有明顯的韌帶撕裂或骨折現象。如果有這些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不過,有的市民在扭傷后,不管程度輕重,先用紅藥水使勁揉搓扭傷部位,或用毛巾熱敷。“這些做法是不對的。”朱延安說,剛扭傷后不適合揉搓或熱敷,這樣做會加重毛細血管出血,加重腫脹。建議24小時后,再進行揉搓活血。

  燙傷后立即用自來水沖洗

  關于燙傷,民間有很多奇怪的土方法,如抹牙膏、涂醬油等等。朱延安表示,這些其實都是急救誤區,燙傷后不應涂紅藥水、牙膏等有色液體,因為這些有色液體不僅會影響醫生對創面的判斷,更會加重創面感染而延誤治療。

  如果孩子不慎被燙傷,家長不要慌亂,更不能病急亂投醫。“燙傷后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15分鐘至半小時。”朱延安說,這是燙傷急救關鍵的第一步,目的是降低皮膚局部溫度,減少進一步損傷。“有些人用水沖洗一兩分鐘后以為沒事了,其實不是的,要保持相對長時間的低溫環境,才能避免深層損傷。”

  處理燙傷時不要隨意脫下與皮膚粘連的衣物,應用剪刀剪開衣物后再用冷水沖。如果皮膚有起泡或燙傷較嚴重時,做好這些急救措施后,要及時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市民有時候很難判斷燙傷深淺,要由醫護人員確定后續的處理措施。”朱延安說。

  家中常備急救小藥箱

  被銳物劃傷、扎傷,需不需要打破傷風針?這個問題困擾著一些市民。

  對此,朱延安表示,要看傷口的深度和導致傷口的具體物體。“如果扎傷、刺傷皮膚的是刀、釘子等尖銳物體,尤其是生銹的鐵釘,傷口很深、有出血的,需要打破傷風針。”

  朱延安說,醫院接診的破傷風患者大多是被鐵釘扎傷的,起初他們覺得扎了一下沒什么事,所以并沒有引起注意。“但其實,這種扎得深、外表看不太出來的封閉傷口更易破傷風菌繁殖,這類傷口反而比表皮劃開很明顯的傷口危險性更高。”

  如果傷口較淺,只是表皮被輕微劃傷了,可在消毒傷口后貼上創可貼。如果傷口較深,或者傷在明顯部位,需要到醫院接受治療。“有些傷口可能需要縫合,不適合自行在家處理,以免痊愈后留下疤痕。”

  朱延安提醒,市民家中的急救小藥箱,最好配備感冒藥、止瀉藥、碘伏、創可貼、繃帶等,以備不時之需。

原標題: 拔倒刺導致截指!意外受傷后 正確急救很重要

標簽: 傷口 延安 扭傷 倒刺 急救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