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極具江南韻味的美麗城市和縣城,一面是風情各異、充滿生機的美麗鄉村,建設美麗浙江,小城鎮同樣不能掉隊。眼下,一場遍及全省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正在各地風起云涌。
湖濱公園 應軍 攝
“十三五”之際,玉環楚門一馬當先。補齊小城鎮發展短板,加快推進“兩美”浙江建設,在全鎮范圍內吹響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嘹亮號角,全力打造一個讓百姓更向往、更宜居、更美麗的幸福楚門!
舊城改造:有特色有魅力
每個地方都會有一段被塵封的記憶,就像那一條條在時光中靜靜流淌的楚門老街。
楚門老街以十字街為中心,分為東西南北4條大街,而各條巷路也都以小十字街分布,縱橫交錯,住宅多為傳統民宿,灰瓦坡頂、色彩謙和,具有濱海江南水鄉城鎮建筑的風格特色。
經過百年歲月的洗禮,隨著南興街的建成和商業中心的外遷,楚門老街部分建筑遭到了破壞,大街管、線、網錯綜復雜和地面鋪裝形式單調、房屋閑置較多等問題也逐漸滋生。
楚洲人才夢工場
為了重現古鎮魅力,重拾歷史記憶,楚門鎮啟動了舊城改造工程。
“老街改造之后,路面上看不到一根電線,地面上也將全部鋪上青石板,通過舊城改造恢復老街的歷史文化傳承,同時也能夠提升楚門鎮歷史文化名鎮的魅力。”楚門鎮舊城改造指揮部副總指揮陳金東告訴筆者,“第一階段的工程就是將地面上的所有電力線以及電信這些網絡線全部安裝到地下管廊,使地面的環境更加整潔,同時各項基礎設施的功能也可以發揮到最大。”
對于老街的改造,居民們可以說是滿懷期待。施工現場總會圍著不少居民,有的還會主動幫忙干活。“我一有空就會來看老街改造進展到哪里了,雖然施工給我出行造成一些不便,但人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要往長遠看。”住在老街的72歲老人劉寶妹對我們說。
自2012年楚門鎮獲評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后,鎮政府便著手制定了近期、中期、遠期舊城改造實施方案,并圍繞著舊城改造展開了一系列的工作。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式,縱深推進舊城改造項目:改造基礎設施,植入新興業態。截至目前,南大街路面改造工程的污水管道已全部埋好,整個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南北大街的配套設施改造將在2017年春節前完成。春節過后,將進行東西大街的改造。預計到2018年底,整個楚門老街的配套設施改造工程將全部完工。
河流治理:有生態有風景
走在玉環楚門鎮大南塘河邊,清波粼粼,兩岸的行步道干凈整齊,沿河種滿了青草綠樹,好一處優美的人居環境。誰能想到,這里以前曾經河道淤積、雜草叢生。
“幾年前,大南塘河違法建筑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三防安全和環境衛生,成了政府和當地干部群眾的一塊心病。”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自2010年底開始,大南塘河全段的治理工作便緊鑼密鼓地展開。結合著中低產田改造項目,楚門鎮投入2000多萬元下定決心要讓大南塘清澈起來。拆違、改建、清淤、駁岸、綠化……一項項治理措施強勢推進。
前王河 應軍 攝
楚門鎮直塘河楚洲橋下原來有一處屢拆屢建的無證排檔。當時,無證排檔的經營戶利用橋底的天然地形,用水泥磚搭建起200多平方米違法建筑經營餐飲。2016年8月初,楚門鎮查違辦組織人員對排檔強制拆除,沒想到經營戶心存僥幸,繼續搬入廚房用品偷偷營業。8月22日,楚門鎮再次組織相關人員,出動挖掘機、空壓機等,將地面上澆筑的混凝土統統挖掘清理,并對排檔周邊的圍欄、廣告牌等設施也一一進行清理。“強勢拔釘”,發現一起,治理一起,經過綠化、美化整修,如今楚洲橋下已是一片休閑小綠地。
“一河一策,一河一圖紙,一河一建設”——65條河道,總長度62.2公里,全部實行走訪到位,政府的工作量雖然變大了,然而卻讓百姓的心里更踏實了。截至目前,楚門鎮先后拆除沿河違建50余萬平方米,取締非法養殖場33家,投資1.8億多元,建成二三級污水管網38公里、農村生活污水管網147公里,建成了以大南塘河、前王河為代表的沿河生態景觀帶10公里。全鎮污水管網覆蓋率達72.4%,污水處理量每天達6000噸。楚門治水已成全省樣板,先后榮獲“人水和諧”樣本美鎮,“浙江省治水美鎮”的稱號。
天更藍了、地更凈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生態楚門、幸福古鎮正距這里越來越近。
項目規劃:無設計不動工
走進楚門鎮城市規劃展廳,左側是楚門鎮的歷史介紹,邊上就是楚門的城鎮發展規劃展示區。長方形的大觸摸屏,靜靜述說著楚門的未來,手指輕輕觸碰屏幕,楚門20年的規劃就映入了眼簾。
文玲書院 應軍攝
“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把規劃作為小城市培育的龍頭來抓。”楚門就是這樣踐行的。據了解,早在小城市培育之初,楚門鎮黨委和政府就委托深圳規劃院、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了2010~2030年總體規劃和中心區城市設計。2011年以來,楚門鎮又按照小城市發展模式和功能需求,貫徹“強中心、優西南、北拓東連”的城市建設思路,對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各類專項規劃進行補充完善,建成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達到100%,規劃區面積從原來的9.6平方公里拓展到13.9平方公里。
“以人為本”——這種建城理念貫穿著這座城鎮規劃的每個步驟,注重協調產業、人文、生態的關系,構建“強中心、優西南、北拓東連”的城市布局:東部,集“東西-石角-應家”歷史古跡、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等資源于一體,承載著楚門人對厚重歷史的尊崇和親近自然的渴望;中部,以新城建設、舊城改造為重點,鎮公共服務中心、市民廣場地下民防工程、文化創意中心等重點項目相繼落地,在新與舊的碰撞中,展現著城市自我革新的能力;西部,以工業園區為依托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猛,是楚門積蓄發展能量、居民實現自我價值的新福地。
“跳出舊體制,打造新載體。”在高起點的規劃下,楚門正在一步步地把夢想變成現實,由一個濱海小鎮建設成一座繁榮的魅力小城。
經濟發展:有創新有活力
在楚門,我們欣喜地看到,經濟的轉型升級早已比環境綜合整治先行一步。創新驅動、質量引領,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實施全面創新戰略,加快推進三次產業融合聯動、轉型升級、集聚集約發展,努力打造以創新為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是如今楚門經濟發展的新方向。
在大力整治“低、小、散”傳統產業,堅決淘汰高污染落后產能的同時,鎮黨委、政府把轉型升級放在經濟建設的突出位置,經過幾年努力,目前已形成閥門和家具兩大產源地市場群。楚門鎮成功運作了玉環商展中心、中國水暖閥門城以及全省領先的家具專業市場——玉環現代家具城,并有一大批家居、裝潢、五金建材、物流等市場集群先后形成。
塔羅斯Y型六孔酒柱
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楚門人敢想敢闖,在實踐中積極大膽地進行市場取向探索。建立了臺州首家鄉鎮級人才綜合服務機構“楚洲人才夢工場”,并榮膺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級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等稱號。這個創立于2013年的眾創空間,位于楚門鎮胡新工業園,是一個由市場主導、政府搭臺、企業運營的新型社會組織和企業發展平臺。依托著自身完善的創新服務鏈,楚洲人才夢工場結合其在“專精特新類”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專業知識,成功幫助楚門本地的閥門、家具、特色設備等行業的多個企業打造行業標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和成銅業的“華麗轉型”。
通過大量的調研、分析,楚洲人才夢工場為和成銅業構建了一個以“產品力”“品牌力”“銷售力”為核心的工業品牌實戰能力三角模型。短短3年時間,在楚洲人才夢工場的品牌戰略的幫助下,和成銅業迅速實現了從一個桶裝啤酒分發設備配件代加工企業,成長為全球知名的桶裝啤酒分發系統設計與設備品牌服務商的驚人變化,企業更名為中國塔羅斯控股有限公司,并推出了自主品牌Talos。2016年底,基本奠定了其在中國桶裝啤酒分發行業領導品牌地位。
創新升級之路的背后必定隱藏著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專業工程,在激烈的區域和城市競爭中,只有那些依靠創新驅動、不斷轉型升級的產業,才能永葆城市的發展動力和活力。通過推動浙大臺州研究院、中科院臺州中心等創新載體的深度對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發揮楚門企業的主體作用;完善楚洲人才夢工場、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產學研平臺建設,爭取在創新團隊引進、科技成果轉化、初創企業孵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擴大有效投資,加大招商引資、浙商回歸力度,積極引進浙江方向部件有限公司總部經濟等一批好項目、好品牌。
未來5年,是楚門全面實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提升小城鎮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質量,實現“十三五”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楚門鎮將緊緊圍繞著“時尚家居新都、人文濱海小鎮”發展定位,以人民安康幸福為價值取向,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推進產業升級、城市更新、生態文明、民生改善,打造全省一流的現代化新型小城市。
【數讀楚門】
原標題: 環境革命建設幸福家園!玉環楚門攻堅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