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主要內容是“一加強三整治”(即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今天我們發表的這篇通訊,講的是溫嶺推行“鄉村規劃師”制度,雖然著力于鄉村建設發展,但個中做法,或許對各地如何加強規劃設計引領,科學推進小城鎮環境整治有所借鑒。
幾天前,方偉和他的設計團隊再一次來到溫嶺市塢根鎮東門頭村。在村西邊緊鄰灘涂的位置上,他們停下了腳步。“壘石應該是過高了。”在目睹一名團隊成員費力地爬下灘涂后,他確定了自己的想法。按照規劃,這個位置將建成一條環海健身綠道。
“這里的設計需要調整,壘石從原來的4米高調整為2.5米,方便游客從弧形坡下到灘涂上,也能夠節約一定的建設成本……”方偉認真地與一旁的村干部商量。
身處環樂清灣黃金海岸的重要節點,有著廣袤的灘涂和保存完整的石屋群,更有獨特的耕海文化。在內行人看來,東門頭村好比守著一個“聚寶盆”。可這些年來,村里卻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發展的好機會。
“最早一次,2002年的時候,有老板想來投資農家樂,可在村里繞了一圈后,走了。”村黨支部書記趙仁云回憶。
2005年,溫嶺市橫峰街道6家企業想合伙在這里搞開發,最后也沒談成;2013年,先后又有三批投資人來到村里,最終搖著頭離開。著急的村干部再三詢問,客人給出了理由:“村子的資源很好,但是太散,配套設施也沒有,如果能夠統一規劃起來,那就好了。”
“村莊發展,好的規劃是根本。”溫嶺市農辦主任吳玉明說,該市建有一定規模休閑農業的村莊原有25個,如今這個數字已降至17個。究其原因,“同一份規劃抄來抄去,沒有把自身實際和當地特色結合進去,由此導致嚴重的同質化競爭。”
今年年初,溫嶺市推行“鄉村規劃師”制度,聘請8個專業團隊作為專職“鄉村規劃師”,為12個有潛力的村莊進行規劃設計。作為溫嶺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方偉帶著他的團隊接下了東門頭村的任務。
“早在70年前,費孝通先生就提出了鄉土重建的問題。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重建一個有文化,有產業,又能保持原有特色的村莊。”方偉說。
在花整整3個月的時間進行調研分析后,一份主打“耕海文化”的美麗鄉村規劃出爐。整個村子被分成藝術街區、民宿、海鮮排擋區、創客基地、石屋保護區5個部分,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和村落環境,又兼顧了休閑農業的發展。趙仁云興奮地告訴記者,這份規劃一出來,就吸引了大量投資客。
7月份,村莊規劃通過會審,進入建設階段。但方偉仍保持著每周兩次下村的頻率,主要任務是指導規劃落地,并視實際情況對規劃進行微調。
“與以往完成設計圖紙就‘甩手’不同,我們要求鄉村規劃師對自己的村莊進行全程跟蹤。”吳玉明告訴記者。村莊建設完成后,規劃師的名字也將被刻在村口的銅牌或石碑上。
同為“鄉村規劃師”的林曉晨對此拍手叫好,“讓我們參與建設,能更完美地重現設計意圖。”溫嶺市規劃設計院的林曉晨和來自中國美院的兩位設計師組成團隊,服務于石塘鎮五岙村。前幾天,村里一條石質道路在規劃師執意要求下返工。“石塊之間的勾縫需要保持兩厘米寬度,要不然體現不出石文化韻味。”
五岙村的規劃方向是發展特色民宿和創意村落。為此,有設計師給村里的石屋建造專門開了“小灶”。美院教授出身的設計師王天鵬,利用村里廢棄的石屋,將石塘的漁業文化與剪紙、美食等元素結合起來并加以展現,遠近聞名的民宿“海山生活”由此誕生。
高品質的規劃帶來了休閑農業發展熱潮。眼下,小小的村子里已有9家民宿公司入駐。石屋出租價格也水漲船高,已從當初的每月每間350元上升到1500元。
原標題: 溫嶺:“鄉村規劃師”點石成金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