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專題 > 警立方 正文
王奕佳:文武雙全的“特警尖兵”
2016年10月26日 來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通訊員 曹紅兵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0月26日訊(通訊員 曹紅兵) 他,是巡邏處突、蹲點抓捕、偵查辦案樣樣能干的“特警尖兵”;是游走于網絡,一身正氣、去偽存真激濁揚清的自媒體達人;是中央政法委公眾號“長安劍”的約稿作者,其撰寫的網文直面網絡謠言,擲地有聲,屢破10萬+,網民點贊無數。

  文能奮筆疾書,武能百步穿楊,他叫王奕佳,仙居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民警。

  他,是自媒體達人

  愛賣萌、愛吐槽、愛自黑、言語幽默風趣,這是虛擬世界里的王奕佳。

  在警察自媒體的江湖里,王奕佳是2016年聲名鵲起的一個響當當的名號!

  面對一些媒體和自媒體人在網上制造傳播謠言,顛倒黑白宣揚有害信息,王奕佳利用夜間休息時間,和警察自媒體同道攜手勇敢發聲,直面網絡負面新聞、謠言,第一時間查清事實,以事實依據有力反駁、回擊網絡不實事件或不實新聞。

  針對網絡上充斥的警察打人、污蔑執法人員徇私枉法、夸大涉警負面輿情的情形,王奕佳圍繞熱點涉警輿情以及民警執法執勤的困惑,連續撰寫網評文章28篇。

  一系列文章在POLICE、阿Sir、警界、小警之家等警察自媒體公眾號上發布。文章一一解答了民警為何執法、民眾如何配合,民警如何執法才能有效保證自身安全,澄清一些不實報道,還真相于民眾,不僅在警察內部引起共鳴,還獲得了社會各界愛警護警人士的共鳴,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理解警察這個職業。

  今年G20峰會期間,王奕佳更是以《G20,各國安保措施超乎你的想象》,大火了一把,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兩家級公眾號頭條刊發,各大主流新聞網站紛紛轉載,點擊量、點贊數節節攀升,傳遞了滿滿正能量。

  聲譽背后,他的付出之多,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近30篇博文的發布是無數個不值班的深夜,是一條條法律條文的尋找,是一個個數據的收集考究,無數次同道中的溝通交流,這份微信兼職的工作量之大,常人難以想象。看著熬夜疾書的王奕佳,心疼得妻子經常數落他“工作忙,你顧不了兒子,難得在家你又忙著寫作文,圖什么樣你?……”

  在碎石上一步一移挪了四個小時送老漢就醫

  現年28歲的王奕佳,2010年參加公安工作,最初的工作是在橫溪派出所干治安民警,橫溪鎮是仙居縣最西面的大鎮,管轄范圍大、警情復雜。

  “在很多人眼中,治安民警管的盡是雞毛蒜皮,不能出彩。可我不這么認為,只有充實的經歷后才能積累成功的砝碼。”

  王奕佳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剛干“片兒警”時的一件事。那是3月份的一天晚上,他去東西大街的一戶人家對暫住人口進行登記,女房主很警惕,因為從貓眼里看不清他是否穿警服,就讓王奕佳到樓下的路燈下站著,王奕佳下樓站了一會再上樓,女房主卻又說沒看清,王奕佳只好再次下樓讓她辨認。

  王奕佳第三次爬上6樓,女房主才打開了房門。就是憑借這股勁頭,他一家一家的跑,一戶一戶的走訪,一段時間下來王奕佳對轄區的情況了如指掌,轄區一共居住了多少戶居民,多少人口,幾家網吧,幾個賓館……王奕佳都能如數家珍一般脫口而出。

  搶險救危、救死扶傷是基層民警的日常工作組成部分,王奕佳總是沖鋒在前。

  2013年10月18日上午9時38分,正在值班的王奕佳接到報警稱,一名上山采藥的老漢在溪口的深山上墜崖。王奕佳和隊友立即火速趕往20多公里外的深山,3個小時后,在山頂處一高達90米峭壁的半山腰找到受傷老漢。當時老漢頭部嚴重受傷,大量出血,渾身發抖,按捏其下肢,已沒有知覺,意識也已出現模糊現象,王奕佳和隊友地取材,利用樹干及采藥的蛇皮袋做成一個簡易擔架。

  一手牢牢握住擔架,一手抓住周圍藤蔓及樹枝以控制下滑速度。每向下挪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腳下石頭滾落,對傷者造成二次傷害。遇到坡度太陡時,為保持平衡,幾乎是跪在碎石上,一點點向下挪動,就這樣在碎石上一步一移挪了四個小時,將老漢安全運送到山腳,成功送治。

  “從小到大,我就喜歡俠客,因為在武俠小說里‘俠’就有一種‘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也是我堅持追求的。從穿上警服那天起,我對于‘俠’有了新理解。在轄區熱心做好群眾工作,真心細心為群眾做好事,能匡扶正義、見義勇為,都是豪氣俠義。”對于老百姓的褒獎,王奕佳如斯說。

  他說,豈能讓兇手逍遙法外

  2014年4月,橫溪鎮發生了一起令人發指的幼女被侵案,而且發生的時間、地點非常敏感。不安、恐慌氛圍急劇擴大,當地居民瞬時人心惶惶。任務艱巨,加之現場一片狼藉,破案難度系數陡然上升,公安部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當時,剛調入刑偵組的王奕佳主動請纓,負責該案的偵破工作。

  “起初毫無頭緒,大海撈針般的搜索肯定是徒勞的,于是我們立即改變策略。”抓捕兇手風險性很大,一旦走漏風聲所有的努力都會化為泡影。

  為了不顯露目標,王奕佳利用知曉人情、熟悉地理的優勢,安排幾組人分頭行動,沿線一個個村莊尋找,尋找任何異樣的蛛絲馬跡。

  夜深人靜時,他還連續盯著視頻近4個小時,看到關鍵時刻,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額頭時不時冒著冷汗,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了。大家幾乎走遍現場附近的大小村莊幾十個,尋找、跟蹤、比對、排除,周而復始,10天后,擒獲兇手。

  案破時,受害人的家人拉著他的手泣不成聲……

  警營快遞哥:一片小樹葉破大案

  因為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出色的偵查意識,王奕佳被選調到巡特警大隊。于是王奕佳更多地出現在了處置突發案件、重大的社會災害事故,重大群體性糾紛調處等現場……一次又一次地他和戰友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警服被雨水、汗水打濕,雙眼被日光、燈光閃花,嗓子被喊啞……

  “特警的日子很苦,但奕佳體能好,跑步像風一樣快。他既是個驍將,還是個福將,不僅有一種俠義精神,更有機智敏捷的思維。”隊友這樣評價。

  2014年11月8日,仙居城區發生一起竊案,價值約30萬的財物被盜。經偵查,警方鎖定了團伙頭目李某,但該團伙時分時合,散居在城關商業街和工藝品城等地各處。

  擒賊先擒王,領導自然而然想到了王奕佳。

  獲悉李某落腳城關商業街一出租房里,王奕佳前往蹲守。附近住戶很少,李某到底在哪一間不得而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打草驚蛇。

  將幾位隊友安排在附近,王奕佳自己則友搖身一變,成了“快遞哥”,大搖大擺地送起“快遞”,每過一個可疑門口就特意在門縫上放了片小樹葉。

  “我們不能確定哪一間,小樹葉掉過,說明里面有人。”憑著這個小方法,蹲守7個小時后,狡猾的李某最終落網。隨后,其余8名同伙全部歸案。

  “皮特王”的另類敵手

  身手敏捷,槍法精準的王奕佳是局里的狙擊手,加上帥氣硬朗的外形,一槍在手神似電影《史密森夫婦》中的布拉特.皮特,久而久之,隊友就送了個綽號“皮特王”,但這位帥氣“皮特王”除了擔任處突重任外,有時候站在他對面與其對峙會的“敵手”卻很另類:一名揮舞大刀的“瘋子”,一頭亂竄的瘋牛、一只咆哮的瘋狗,……

  2月4日下午,農歷大年二十六,下午3點44分,一男子帶著大砍刀在仙居劇院門口尋事,王奕佳帶領隊員立即出動,將男子堵截在仙居劇院門口,幾分鐘后將其制服;

  6月的一天下午,一頭受驚的公牛瘋了般沖進城郊的一家工藝品廠,見人就撞,還撞擊廠房。廠內務工人員嚇得四處逃竄躲避,王奕佳和隊友趕到,面對直面撲來的瘋牛果斷開槍將其擊斃,及時消除一起重大安全隱患;

  去年7月28日清晨,一條全身邋遢的藏獒突然出現在安洲街道某老社區的大街上,不時發出低沉的吼聲,一位取錢的老太被其從后面咬住褲子,受驚嚇后摔倒在地。周邊市民嚇得不敢出門。王奕佳和隊友趕到現場,遍尋狗主人無果,用微型沖鋒槍將其擊斃……

  因為時常打瘋狗、瘋牛,同事戲謔王奕佳為“動物殺手”,這讓喜愛寵物的王奕佳很是無奈,而因為此工作的危險性,每次處置這種突發事情后,他總是對家人守口如瓶。

  鼓搗槍械玩出了國家專利

  酷愛槍械,暗黑科技的王奕佳,針對日常警務工作當中遇到的實際情況,從警之初就開始動手鼓搗一些“小玩意”,說到自己為何研發警用裝備,王奕佳說一方面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則是自己工作在一線,深知基層民警面對的各種危險,如何保護好自己,維護好社會穩定,警用裝備也是其中一方面。

  如針對基層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人質挾持、自殺等案件的處置特點,王奕佳就鼓搗出了一“獨門利器”。

  沒有多少電工基礎的王奕佳,硬是通過翻閱書籍、請教領域專家,反復實驗,成功發明了一種偽裝成普通礦泉水瓶的遙控電擊裝置。該發明在2015年10月份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現已上報公安部裝備財務局作為反恐創新裝備立項推廣。

原標題: 王奕佳:文武雙全的“特警尖兵”

標簽: 文武雙全 特警 尖兵 偵查 巡邏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