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3000公里,3輛摩托車,3個老師——川藏行,就這么始于足下。
李平、王凱、陳君杰都是溫嶺市澤國二小的老師,已經任教快二十年了。平時教書育人時斯斯文文的他們,骨子里卻充滿著“野性”,這次瘋狂的“一路向西”,便是他們說走就走的完美實踐。
路遇落石、塌方,在泥坑中馳騁,推著“高原反應”的摩托車上高山……三個男人的旅程,就是這么隨性和硬氣。

一路向西,有“癮”
李平是三人中最有經驗的一個,這是他第三次進藏。
經歷過自駕游、騎行,李平這次把目光鎖定在摩托車上,圖的就是速度與激情。而兩年前騎行的經驗,無疑讓李平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自駕游是比較舒服的旅程,而騎行根本就是‘自虐’。”李平笑著說。2014年暑假,李平和學校的體育老師梁海軍一起,開始了自行車騎行進藏之旅,那一次經歷,讓李平終生難忘。
沿途的風景自是美不勝收,但這風景卻沒有讓李平忘卻旅途的疲憊。進藏之前,李平騎自行車的經歷并不多。而騎行的第一天,李平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騎到下午五六點鐘,一天騎行了110多公里。一到目的地,李平便癱軟在地。
那天是雨天,路況不怎么好,回憶起第一天“水深火熱”的遭遇,李平歷歷在目。“當時是雨天,我穿著厚重的雨衣在雨里騎行。”李平說,西北的溫差很大,雨天氣溫低,自己穿了不少衣服御寒,但雨衣是密不透風的,加上自己一直在運動,因此雨衣里面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濕了。“又累又熱,到賓館后,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但旅途也給了李平不少驚喜。“除了風景之外,旅途中最大的快樂是能結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川藏線一帶因為風景優美,吸引了不少騎行者,在路上相遇時,他們會給彼此加油打氣,即使是素未謀面的人,也會像多年好友般噓寒問暖。
當李平他們兩個騎行到一處小村莊時,一個大學生騎行團隊正在拍著沿途的風景。停下來交談后,李平發現,這群大學生的路線和他們不謀而合。“一起吧?”“一起吧!”于是,兩個大男人開始加入到這群小男生的群體,“他們來自云南、東北、四川、江蘇等地,雖然大家的家鄉天南地北,卻很有共同語言,跟他們在一起時,感覺自己變得年輕了。”


說走就走的“瘋狂”
自駕游“無趣”,騎行太虐,這次,李平他們選擇了摩托車騎行。
說起這次摩托車騎行的起因,竟是一次偶然的談話。“有一天中午,我和王凱在食堂吃飯,說想再去西藏看看,沒想到他也有這個想法,西藏行就在吃一頓飯的工夫里定下了。”
李平和王凱都是摩托車愛好者,兩人十多年前就開始用摩托車騎行了。定下行程后,兩個摩托車發燒友便決定,這次,騎著摩托車去西藏!“317線沿途的風景是一絕,雖然在車里也能看風景,但跟在摩托車上全方位感受美景,完全是兩回事。”王凱說。
秉承著“四輪承載的是軀體,兩輪承載的是靈魂”的信條,兩人開始去路橋市場物色起摩托車來。幾番對比之后,他們終于買下了一款雅馬哈摩托車。
一路向西,海拔會逐漸升高,在平原“健步如飛”的摩托車,到那里卻不一定能如履平地?紤]到這點,李平和王凱就開始在網上研究攻略,根據別人提供的經驗,上網買了改裝器材,自己動手改良起來。保險杠、護手、手機架……改良的部分漸漸成形,看著自己親手改裝的摩托車,兩人心里無比自豪。
而陳君杰的西行,則比他們更“瘋狂”。在出發去西藏前,陳君杰并沒有接觸過摩托車,經驗也僅僅是他決定去后,李平和王凱帶他行駛了700多公里的路。“去西藏之前,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楠溪江騎行,之前我沒有接觸過自行車,但也順利騎完了,那種征服的快感和同行的快樂讓我很陶醉。既然自行車可以掌握,那摩托車自然也可以。”于是,在出發的前一個月,陳君杰匆匆買了摩托車,跟著他們一起出發了。


西行路上的“八十一難”
7月的一天,“三人行”終于成行了。
義烏的火車站很小,三個人背著行李,大大落落地席地而坐。“像是三個農民工,終于要進城了。”李平哈哈大笑。
到了成都易莊,三人拿到了托運過來的摩托車,開始了西行之路。這一路,他們走得并不平坦。
騎行的第三天,當他們到達色達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色達海拔在4000多米,早上一起床,每個人都頭痛欲裂,但行程還是得繼續。當天的目的地是甘孜,到那里全是土路,中間要翻越兩座海拔超過4200米的高山。
一路上都是“炮彈坑”,顛顛簸簸了好久,三人終于到了東嘎寺,而此時,大家已經變成了“泥人”。過了東嘎寺,三人開始上山。但是,因為車子太熱,一松油門就上不去了。等到車子冷卻后,竟然都上不去了。沒辦法,三人只能停在路邊,等待過路的車子帶他們上山。然而,等了許久,只等來一輛車,這輛車無法同時帶三輛摩托車上山,因此,三人只能作罷。
眼看著即將到傍晚,三人決定往回走。“再不回去,我們只能露宿在荒山野嶺了。”王凱說;氐缴_后,三人立刻找了一家車鋪,對車子進行改良。“接下去還有海拔5000多米的雀兒山,要是車子的問題不解決,我們連成都都回不去。”改良后的摩托車,性能果然好了不少,“高原反應”也不再那么明顯了。
當到達離拉薩不遠的一處山頭時,三人遇上了落石。等到石頭落得差不多時,三人便趁著間隙猛沖過去,剛過去不久,又是一陣落石。這一趟,算是有驚無險。
到達拉薩后一兩天,川藏線發生近50年來最大面積山體塌方的消息便傳來;叵肫饋恚硕加行┖笈。“這條路確實不好走,而且還有一定的危險,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最好還是不要選擇騎行。”王凱說。


沿路便是“天堂”
旅程中,三人基本沒有買什么門票——沿路的風光,就是最美的景。
讓三人記憶深刻的,是在色達的見聞。一出色達縣城就是色達草原,早晨的色達草原很漂亮,遠遠就能看到山上有一座寺廟。騎著摩托車走近一看,原來要上一段緩坡才能到達寺廟。
到了寺廟前,三人被深深震撼了。“這寺廟叫東嘎寺,很雄偉,甚至可以用金碧輝煌來形容。”說起東嘎寺,王凱贊嘆不已。東嘎寺建于十六世紀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是扎什倫布寺的分寺,位于上亞東鄉西邊山坡處,距縣城13公里,以東嘎山命名,是亞東規模、影響較大的一座格魯派寺廟,而且是西藏現代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意義的寺廟。
而色達漫山遍野的紅房子,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宏偉、壯觀,太令人嘆為觀止!”陳君杰說。當天的重點就是五明佛學院,那一幢幢紅色的誦經樓布滿山坡,錯落有致,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而道孚被稱為藏民居建筑藝術之都,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奇絕的建筑藝術著稱于世,它有純藏式和藏漢結合式兩種,不論哪種結構,都是白墻紅(棕)壁花窗,“品”字滴水檐,一樓一底或二樓一底,排列有序。“五明佛學院有個天葬臺,那天下午2點有天葬,但我們趕到那里時已經4點多了,沒看到儀式,有點遺憾。”

原標題: 十天騎行三千公里川藏路!溫嶺仨老師的瘋狂西行路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