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可家住玉環縣玉城街道中段村的98歲老人林春蘭卻說:“我的女婿頂好幾個親生兒子。”
林春蘭的女婿叫林兆海,今年已78歲。他不僅把岳母接到自己家中照顧,在妻子去世后的6年里,還獨自一人為岳母養老。為了照顧岳母,他72歲學做家務,6年來沒出過一次遠門。
近日,記者來到林兆海的家里,傾聽了這個感人的故事。
72歲學做家務只為照顧好九旬岳母
一棟2層的磚瓦小樓就是女婿林兆海的家。小樓雖然老舊,但是收拾得干凈整潔。
在廚房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煮菜的林兆海。雖然已經78歲,但他依舊面色紅潤,精神矍鑠。得知記者的來意以后,他笑著擺擺手說道:“給老人養老是做子女的本分,沒啥好講的。”
可林春蘭卻告訴記者:“要是沒他照顧我,估計我早就死了。”
事情還得從1995年說起。那年,林春蘭的老伴兒去世。考慮到岳母年事已高又失明,林兆海和妻子潘菊杏就把林春蘭接到自己家中養老。“當時我都77歲了,眼睛也看不見,一個人在家連飯都吃不上,要不是他們接我過來,我早就餓死了。”說起當年的事情,林春蘭還是有點唏噓。
2010年,潘菊杏患病去世,贍養老人的擔子一下子落在了林兆海的肩上。子女們考慮到林兆海已經72歲,就想著把林春蘭送去敬老院。
第一個反對這個想法就是林兆海,“她都90多了,去了敬老院肯定沒家里方便,再說,她在我這都住習慣了,去敬老院我一點都不放心。”林兆海對記者說道。
子女看林兆海態度堅決,只好放棄了把林春蘭送去敬老院的想法。
當時,子女們都搬離了中段村,老家只剩林兆海和林春蘭兩人,從沒干過家務的林兆海也開始學習洗衣做飯,“我媽都90多了,我老婆在的時候都沒讓她做過家務,現在就更不能讓她做了。”照顧岳母的6年,林兆海從一個粗漢子變成了一個家庭婦男。
現在的林兆海,熬粥做面、炒菜做飯、洗衣掃地、整理房間全部都是自己動手。
在林春蘭的房間里,記者看到房內擺設井井有條,床上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枕巾、毛巾等物品也十分干凈,林春蘭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林兆海做的。“我媽愛干凈,這些做好了她才住得舒心。”林兆海說。
“我這個女婿真是好到挑不出毛病,對我是真孝順,以前他還在外面養海產,現在為了照顧我,專心在家洗衣煮飯做家務活。”說起自己的女婿,林春蘭打心眼里滿意。
6年沒出遠門暖心女婿獲鄰里點贊
妻子剛去世的那年,林兆海去街上買東西,林春蘭一人在家不慎摔倒了,這可嚇壞了林兆海。從那時起,林兆海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天天在家守著林春蘭,她想出門就扶著她在門前的空地上轉轉。為了更好地照顧岳母,妻子去世后的6年里,林兆海幾乎沒出過遠門,唯一一次到城區還是因為林春蘭生病住院,他要跟著照顧。
2014年4月份,林春蘭由于膽腫大在縣人民醫院住院。在林春蘭住院的1周內,林兆海沒離開病床一步,盡心盡力地照顧她。端屎端尿、喂吃喂喝,同病房的很多病人都以為兩人是母子,得知林兆海是林春蘭的女婿時大家都驚呆了,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女婿真的太少見了。
“自己的老媽怎么能不養,怎能不對她好。”當人們夸自己的時候,林兆海總是這樣說。
“我這女婿脾氣好還細心,我年紀大了有時候愛嘮叨,但他從來不煩我,更沒罵過我。”林春蘭坦言,女婿對自己的照顧比親兒子還好。
這個好女婿不僅讓岳母贊不絕口,也讓中段村的村民們交口稱贊。
“不說別的,就說20多年每天都是一日三餐送到老人嘴邊這點,我就打心眼里佩服他。”中段村村委會主任劉華新說道,林兆海家就在村委會辦公樓前面,他上下班都要經過他們的小樓,經常能看到林兆海給林春蘭端吃送喝。
“我活了30多年了,真的沒見過女婿養岳母養了20多年,還養得這么好的,老林真是好人啊!”村民林德康對林兆海也是贊譽有加。
歲月不饒人,如今林兆海的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患有風濕等疾病,照顧岳母時也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但他告訴記者,與岳母生活多年,他們之間的親情早已是濃得化不開,“只要老人住得舒心,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會照顧她,讓她吃飽穿暖,過得舒心。”林兆海說道。
原標題: 72歲才學做家務 為何他被村民認定是暖心好女婿?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