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玉環三百年祖訓傳承醇厚家風
2016年07月25日 來源: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李攀 通訊員 蔡凌奇 

  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訓……綿綿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文化寶庫孕育出無數珍貴的祖訓家風,時至今日,它們仍閃耀著奪目光彩。在臺州玉環縣清港鎮,一王姓家族也將清朝乾隆年間的10條祖訓家風一直完整地傳承至今,并于日前由后人匯集成冊。300多年間,王家子孫繁衍生息,家訓代代相傳。家族中,人人恪記守法,還培養出了“兩彈巾幗”王春花,為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今年72歲的王根壽,是王家的第7代。翻開由他整理的《王家家風家訓》,訓言十則赫然在目:孝父母、和兄弟、別夫婦、序長幼、睦宗族、嚴內外、訓子孫、勤職業、明利義、慎官守,涵蓋了孝道、官道、夫妻之道、為人處事之道等方方面面。

  這十則訓言,文字雖不長,但飽含深意,如“孝父母”這則內容為:人子之心,本乎父母。未離懷抱,三年勞苦……

  王根壽告訴記者,清乾隆十年(1745年),王家第一代祖輩從福鼎移居玉環港北岸芳杜莊下旺山,并與人合伙圍墾了芳杜塘。從此他們便遵循著“敦宗睦族,孝義守本”的祖訓,繼承著醇厚的家風。王根壽說,母親雖然目不識丁,但條條家訓背得滾瓜爛熟,并且在生活中實實在在踐行,“她平凡樸實、寬容無私、勤儉持家,給子女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王根壽的父親也是恪守誠實守信、正直勤勞的行為準則。

  “就是在這樣嚴格的家規下,我們家培養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她就是我的姐姐王春花。”說到姐姐,王根壽無比自豪,“我的姐姐王春花,中學畢業后去了西安機器制造學校,后來進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由于特殊原因,王根壽在近20年里,都不知道姐姐的工作單位在哪、工作內容是什么。“那時,姐姐在四川北部大山溝里,度過了人生中最寶貴的青年時光。”直到20年后,王春花終生奉獻國防科技事業、為研究“兩彈”傾盡心血的生平事跡,才正式被公布出來。2011年10月,72歲的王春花辭世。

  王根壽驕傲地說:“我們家族中雖然沒有當大官、發大財的,但子子孫孫個個自食其力,遵紀守法,沒有一個有犯罪記錄,這都得益于良好的家風家教,得益于祖傳的家訓。”“姐姐臨終前交代我,咱們家的家訓能教出好兒郎,千萬不能丟,要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王根壽決定將家訓、家里人的事跡等整理出來,刊印成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匯集成冊《王家家風家訓》發到了每個家族人的手中。“我的侄孫子在美國工作,我們特意給他寄了一本。”王根壽說,“但愿我們的子孫后代都能繼承王家樸素的家風,做一個正義和善、誠實守信的人。”

原標題: 玉環:三百年祖訓傳承醇厚家風

標簽: 家風 玉環 傳承 家訓 姐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