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天臺黨課上 黨員們手里為何拿著唐代詩人寒山子的詩
2016年07月22日 來源: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丁謹之 通訊員 陳勇 徐平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7月18日,天臺紀檢監察系統的全體黨員重新回到課堂。他們手中的課本是唐代詩人寒山子的作品,“提高黨性修養”則是預定的學習目標。

  天臺以和合家風為抓手,突出其和諧、包容、廉潔的內涵,以好家風滋養好黨風,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

  家庭:家風正則黨風清

  “當了村干部就得負責!”這句話,赤城街道田洋陳村村監會主任張德意已不知聽老伴丁雪芬念叨了幾回。

  15年前,張德意本打算赴杭經商,因村主職干部挽留,他決定留下為村出力。那時起,家里人讓他“好好為村民做點事”的嘮叨就沒有斷過。

  好家風聯結著好黨風。近年來,村重點項目接連上馬,建設資金多達四五百萬元。每張發票,張德意都嚴格審核、把關,每個項目都嚴格監督。

  2015年1月,村里修路的第一個施工隊因技術不過關,澆筑的道路坑洼不平。張德意立即叫停施工,并匯報村兩委,經討論后更換施工隊。“精神放松的時候,只要一想起家里人的話,就又打起精神。”

  與此類似的家庭,還有很多。近年來,天臺開展和合家風促進黨風政風活動,通過巾幗助廉、最美家庭評選、崇德向善曬家風等系列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嚴治家,培育廉潔家風,營造“爭當廉內助,把好幸福門”的氛圍。

  村居:干群和則事業興

  龍溪鄉清潔家園工作評比中,從“最差”躍居前三,嶺里村村支書葉再強的“法寶”是什么?“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將家風家訓“移植”到工作中,葉再強喜獲豐收。

  在本屆村級組織換屆中,嶺里村沒能選出村委會主任。因班子間不通氣、干群間“隔著墻”,造成中心工作一直難以推進,這種“病癥”在龍溪鄉及全縣并不少見。為尋找村干部“失和”根源,該鄉梳理鄉情村事,歸納出“兩委爭權亂位型”“并村重組渙散型”等8種亂象,

  揪出病根后,“促和”藥方又該怎么開?“通過和合家風建設,將和合文化理念融入村級治理中,加強黨性修養教育,創建‘和諧班子、和合搭檔’,激活鄉村治理活力。”鄉黨委書記鮑先壯介紹說。

  由家及村,和合之風也使村干部間的誤會成見,悄然冰釋。嶺里村的村兩委干部握手言和,今年前5個月就開了10多次碰頭會,上半年已辦成3件大事;3個自然村合并成的賽巖村,終于“并了心”,在鄉鎮干部的支持下,重新對資金補助、項目建設等方面進行調整,3個自然村重歸于好。

  黨群:一家親則難題解

  從福溪街道大路曹村通過的長234.5米的城區主街道,曾是街道干部姜冬梅眼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在縣重點工程勞動路南段延伸道路項目中,這段路推進受阻,僅崔某及其3個女兒的8間待拆遷房屋,就令項目指揮部束手無策,干部多次上門勸說都被頂回。

  接下“燙手山芋”的姜冬梅,另有打算。“找到共同目標,就好辦事。”姜冬梅每次走訪,都帶著村民期盼的“城中村”改造藍圖。同時,街道持續推進的家風建設,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崔某的態度。

  在這里,街道的微信公眾號持續推送和合家風的故事,“最美家庭”評選隨即啟動,每家每戶“曬出”家風家訓……什么是好家風?答案各異,但有一條漸漸成為共識——和諧。

  “街道是個‘大家’,拆遷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崔某想通了,還和姜冬梅成了“忘年交”,不但主動簽下拆遷協議,還動員女兒簽協議。目前,8間房子已全部拆除,該區塊的其他15戶、13畝地也順利征遷。

  在家風建設的助力下,和合文化已融入不少重點項目的推進中,在各方不同立場中找尋共同的利益訴求,解決了省重點項目始豐湖公園征地難等問題。

原標題: 天臺黨課上 黨員們手里為何拿著唐代詩人寒山子的詩

標簽: 天臺 黨課 家風 干部 和合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