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她的博物館參觀。博物館是城市歷史文化沿革的縮影,陳列著她的千年風華。

臺州市博物館將于7月1日開館試運行。
但是!準備去臺州博物館的親!
注意啦!
7月3號起暫時閉館
告示
因線路故障,從7月3日起,本館暫時閉館。具體開放時間,再通知。臺州市博物館二0一六年七月二日。
據知情人透露,臺州博物館閉館估計持續三天左右。
這座位于臺州市經濟開發區愛華路168號(市民廣場西北側)的城市博物館,擁有藏品2000多件,涵蓋了青銅器、陶瓷器、畫像、石刻、木雕等,無聲地訴說著鮮活的山海臺州。
歷史文化名俗之旅
博物館共分四層,一層是臨時展廳,二層為“山魂海魄”歷史廳,三層是“大地情懷”民俗廳,四層為民間收藏專題展廳。其中“山魂海魄”和“大地情懷”為該館的兩大基本陳列。
“山魂海魄”歷史廳分靈江之畔、章安古港、天臺之州、赤城潮涌四個篇章,以數量繁多的陶瓷器、鐵器、勞作模型等,講述臺州從9000年前下湯文化的新石器遺址走到辛亥革命的經濟、文化、農耕、政治的變遷。

“大地情懷”民俗廳,美輪美奐的仙居無骨花燈、三門高枧古亭抬閣、三門上鮑木偶戲、溫嶺王氏大花燈……讓人大開眼界。民俗廳采用明代王士性(臨海人)的文化地理學理論,解讀臺州的民俗生活,描繪出一幅山谷之民、澤國之民、海濱之民多元交融、豐富多姿的絢麗畫面,并藉此紀念這位偉大的先輩。王士性后,西方黑格爾也提出相似的文化地理學理論,比之晚了兩百多年。

博物館有哪些珍貴藏品?
在“山魂海魄”歷史廳中,有三件對臺州有重大意義的藏品。一件是三國東吳時期的人面紋泥質灰陶瓦當,另一件是西漢時期的波浪紋原始瓷匏壺。瓦當人面的刻畫非常精致,人物的神情栩栩如生,匏壺紋路清晰工藝精湛,反映當時臺州人民的工藝制作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還有一件是漢代軍司馬銅印,這件文物的出土,表明當時的臺州已成東吳時期的重要軍事基地,從蠻荒之地逐漸納入社會主流。
目前收藏在館中的王士琦金絲冠是復制品,真品將在開館當日展出。臨海張家渡石塘山明王士琦墓出土的金絲冠由金絲編織網狀構成,孔眼勻稱,外表不露接頭,精美絕倫,幾殆鬼工。

講好臺州故事
除了展示藏品,臺州博物館還借助科技手段還原歷史場景。采用實物、文字、場景相結合的方式營造沉浸式體驗,更直觀地為市民解讀一幕幕歷史大劇,努力講好臺州故事。

路橋拷絹曾是皇帝御用面料,場景中人像逼真,與真人無異,二維與三維相結合的方式讓視野順著山間小路延伸出去,遠處重巒疊嶂,云遮霧繞,讓人身臨其境。
先民們的智慧大則開山填海,小則從繁復多樣的繩結編法上可窺一斑。民俗廳有個細節,繩結陳列窗下還配套了繩結讓感興趣的市民動手編織。這樣的互動還有船只掌舵,市民可以登船,親身體驗一把船老大的感覺。

皤灘古鎮
皤灘是古時候商貿繁榮的集鎮,通過三維場景1比1復制,將鼎盛時期的皤灘古鎮搬到了博物館。街道由鵝卵石鋪就,街面柜臺鱗次櫛比,老掌柜負手立在臺前,著褐色長衫的婦女低首與小兒說著什么,唇邊一抹柔和笑意,墻面上墨跡書寫著官鹽紹酒的字樣,令時光仿佛回溯到了元明清時期。

溫嶺石塘
博物館內處處可見這樣的匠心獨運,他們用多年的精耕細作,將泛黃厚重的歷史線裝書復原成鮮活生動的場景,架起了一座溝通古今的橋梁。物可鑒史而明今,在這里,可聆聽臺州千年悠悠歲月的回聲,可觸摸文化的脈搏,可感民俗傳統之美。
7月1日開館當天,臨時展廳還將展出中國近現代畫家黃賓虹的80余幅作品,民間收藏專題展廳將展出廖春妹珍藏的刺繡精品,廣大市民千萬不要錯過。開館時間每周二至周日,每天9點至16點。
原標題: 7月3日起,臺州博物館閉館,快告知你的朋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