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都誘惑
上個月,由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的“古都新拍·2015-2016北京旅游攝影大賽”落下帷幕,評委會從收到的2.7萬余幅(組)參賽作品中,評選出31幅(組)金銀銅獎作品,一組題為《古都誘惑》的攝影作品摘得金獎。
畫面中普通的游客,熟悉的地標建筑和市井小巷,有趣、真實的瞬間讓人眼前一亮。這組作品的作者是鄭喜飛,臺州路橋人。這是北京旅游攝影大賽舉辦多年來,首次獲得金獎的外地攝影愛好者。
近日,鄭喜飛與記者分享了她的攝影故事。

鄭喜飛在仙居
萌芽
鄭喜飛在臺州攝影圈不算有名。2003年退休后,她才接觸攝影,而真正成為一名發燒友,是在2007年前后。
鄭喜飛1948年出生于路橋,曾在黃巖進出口公司做過財務。退休后,她經常和家人、朋友結伴旅游。鄭喜飛的妹妹鄭幼蓮曾在報社擔任攝影記者。受妹妹影響,她也拿起相機,記錄旅途中的風景。
2005年,六位友人結伴游覽湖南崀山。鄭喜飛記得,爬了兩個多小時才到山頂,原計劃稍作休息就下山,但朋友們看到山頂的美景,不肯走了,想留下來拍攝晚霞和日出。
鄭喜飛也為美景驚嘆,雖然帶了相機,但她自認攝影技術不到家,留不住這樣的畫面,就自告奮勇:“你們在這里拍,我下山拿行李。”

她騎著湖南老鄉牽的馬下了山,山路很陡,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險情。同行的朋友們回想起來,都十分后怕,而馬背上的鄭喜飛,當時腦海中只想著一件事——“我要學攝影!”
同年9月,路橋攝影家協會組織去象山開漁節拍攝,鄭喜飛也跟著去了。她看到許多攝影愛好者圍著表演場地拍攝,也學著擺起架勢。但第一次參加活動,她不敢往前擠,只能站在人群外圍。
活動進程過半,臺上的“海神”忽然飛奔向大海,站在最后的她有了優勢。“海神”向前沖,她迅速向后退,記錄下精彩的瞬間。數次按下快門后,她才發現自己已經淌著海水退出好遠,腿部都浸泡在海里——而她并不會游泳。
這張以身涉險拍攝到的照片,在攝影比賽中獲了獎,鄭喜飛快樂得像個孩子。那時她使用的還是一臺卡片相機。

著迷
回臺州后,鄭喜飛購置了入門單反相機。2006年開始,她在黃巖老年大學先后參加了四期攝影興趣班,學習了調光圈、速度和對焦等基本功能以及構圖、色彩等方面的知識,還學會了調片和制作電子影集。
鄭喜飛是班上比較刻苦的學生之一。她歸納出“創作要從模仿好的作品開始”的學習心得,經常不分晝夜地坐在電腦前賞析優秀攝影作品。
再去采風時,鄭喜飛腦海中靈感不斷涌現,“站在那塊巖石上,能拍到全景。”“從這個角度拍,效果應該不錯。”“過一兩個小時回這里,自然光線會更好。”她經常在攝影興趣班的QQ群里分享自己新拍的照片,老師會給她一些指點,同學們也會討論。
2005年,鄭幼蓮看姐姐拍攝的照片,只評價一句“不到位”。短短兩年,鄭喜飛的進步讓妹妹刮目相看。
家人對鄭喜飛的興趣十分支持。最任性的一次是在2010年,鄭喜飛被查出腸癌。手術一個半月后,家人陪她到上海復查。當時正在舉行世博會,鄭喜飛很激動,非要去拍照。由于體弱,她沒法自己站起來,女兒和女婿推著輪椅,乘上地鐵,將這位老人送到場館附近。她就坐在輪椅上,興奮地拍攝場館外景。
此后,鄭喜飛更加“大徹大悟”:“身體恢復得不錯,沒必要在家養著,不如把買藥的錢都用來買火車票。一邊旅行一邊攝影,盡情領略大自然的美景,忘卻病痛和煩惱!”
鄭喜飛對攝影越來越著迷,幾年間與朋友們結伴去了內蒙古、新疆、貴州、廣西、廣東、云南、海南等地,把沿途的美好風光都裝進相機里。

獲獎
完成老年大學的攝影課程后,鄭喜飛開始參加一些攝影比賽,偶爾也向媒體投稿,“主要想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能‘畢業’了,作品能否被認可。”
近年來,她陸續在各類比賽中斬獲獎項。參加“古都新拍·2015-2016北京旅游攝影大賽”,是一個巧合。
去年,獲悉臺州攝影人應利民在北京開辦特訓班,好學的她立即報名參加,一邊學習攝影技巧,一邊在首都采風。這組照片正是學習期間拍攝的。
北京歷史人文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美,但街頭巷尾游客們或開心、或迷茫的表情,是鄭喜飛印象最深的。
今年四月,她偶然在報紙上看到攝影比賽的通知,已接近截止日期了。她打開電腦,從在北京拍攝的大量照片中,挑選出幾張發送到參賽郵箱。
“首都北京是一個立體、豐富、多元的城市。天南海北的中國人以及環球游客云集此地。他們在城市的不同角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觸摸著這個城市的脈搏。希望觀者可以跟隨我的鏡頭,融入畫面,去發現北京,感受北京。”鄭喜飛在作品自述中寫道。
她對北京的印象和對攝影的感覺得到了評委的共鳴,他們認為組照“從游客而不是市民的角度聚焦北京旅游魅力,視角新穎、構圖精美、色彩飽滿”。
評委中的王文瀾、李舸、解海龍、陸中秋、盧北峰等國內攝影名家,鄭喜飛早有耳聞。得到他們的認可,她的興奮難以言喻。
“這是目前我獲得的最高獎項,但不是終點。”鄭喜飛說,“只要活著,能走,拿得動相機,我就會繼續旅行、攝影。”
據臺州晚報
原標題: 把藥錢換車錢!臺州攝影達人的“好攝路”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