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取代你們的錢包。”——這是蘋果CEO庫克曾經擲下的豪言壯語。這句在當時看來還有點言過其實的話語,如今卻從夢想中走出,大步踏進現實。
此前關于Apple Pay即將登陸中國的傳聞在坊間就不曾斷過,直到去年12月這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手機商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先是有眼尖網友發現在中信銀行的個人網銀頁面上出現了Apple Pay的相關圖標,接著果然便有了其與銀聯合作,得到中信等國內知名傳統銀行支持的新聞。2016年2月18日,就在今天,Apple Pay真的來了,今后只要按照指引,將Apple Pay與借記卡或信用卡綁定,便可通過手機刷Pos機“滴”一聲實現無卡“秒”付,如此看來,離手機取代銀行卡的日子是真的不遠了。

加緊圈地——未來世界認可的銀行
不難看出,以Apple Pay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業務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國遍地開花,而它在擴大市場版圖的過程中,也把無數商業強者的名字囊括其中。希望分吃蛋糕的不僅有各個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互聯網企業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大玩家們,在這場“扔掉錢包、剪掉信用卡”的盛宴中,銀行的發力程度也是不遑多讓。
中信銀行便是其中的一名分羹者。為了搶占市場先機,中信銀行早在去年9月就攜手華為錢包首推NFC電子信用卡,并在去年年底聯手銀聯推出“云閃付”,在具有銀聯“閃付”標識的POS機上實現手機閃付。此次中信銀行更成為首批支持Apple Pay的服務銀行,以Apple Pay等新型載體為客戶提供更為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通道,同時為用戶提供綁卡贈積分優惠。
中信銀行曾經努力地實現“干掉現金”,立志將更多百分點的現金支付轉化為刷卡支付;如今他們又勤勉地致力于“去掉銀行卡”,讓無卡支付成為用戶消費的常態。始終站在市場前沿的中信銀行相信,未來的世界難以預測,也許會跟隨技術的革新出現一些人們現在根本無法想象的變化,但擁有前瞻性的眼光卻能幫助企業立于不敗之地。“未來,信用卡的介質可能不復存在,轉而變為可穿戴式設備。而我們要在互聯網浪潮席卷之后,將過去不相關的企業變為盟友,再利用平臺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才能建立起讓消費者感覺更親密的認知和體驗,從而在這場沒有戰火卻硝煙四起的支付大戰中成為被未來世界認可的企業。”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如是說道。

無心插柳——用戶習慣的悄然養成
此前在移動支付這塊市場的競爭中,傳統金融機構被認為是不占優勢的。支付寶、微信等平臺由于擁有線上支付的先發優勢,在遠程支付市場份額中占據了大半江山;然而,也正是由于微信紅包等移動支付方式的興起,無心插柳地培養起了大批用戶的使用習慣,即形成了大膽將銀行卡和微信、支付寶等捆綁在一起的支付習慣,而這個趨勢正在演變成為一股支付革命浪潮。

庫克也許應該感謝馬化騰,為他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消費者教育。因為它打破了人們不愿隨意綁定銀行卡的桎梏,為Apple Pay的入華鋪平了道路,同時也成就了銀行進入移動支付領域大展身手的局面。像中信銀行這樣的傳統大行,很容易就能將自身優勢和資源嫁接到移動端,這種一碰(POS機)、一按(指紋)就能面對面付款的優勢,是其他支付方式所無法比擬的。移動支付不再局限于網上銀行和遠程支付,而是一舉來到近場支付時代。在這個格局下,由銀行這些線下收單巨頭手握實體店大權,局勢瞬間扭轉,主宰權重新回歸。
自我革新——玩轉指尖上的金融
感謝喬布斯用蘋果改變了世界,智能手機的便攜性讓移動支付從PC時代轉移到手機時代,繼而將消費者們從線上又拉回了線下。從一開始不被大眾廣泛接受,到如今人人離不開,這場發生在“指尖上的金融”已經顛覆了銀行經營的傳統模式。
移動支付市場的爭奪戰,實質上是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大戰。中信銀行顯然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不僅不遺余力地在移動支付領域開疆擴土,攜手手機商玩轉高科技,更力求將金融業務移動化,最大化發揮手機終端的渠道作用及獲客作用,力求以移動端打造金融生活平臺。
比如開通微信公共賬號就是舉措之一,中信銀行開通微信客服渠道,搭建了集信息查詢、賬戶服務為一體的溝通平臺。據統計,每天通過微信與中信信用卡互動的人次超過100萬,月均圖文閱讀量近500萬。

從這一點上來講,像中信銀行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就對“指尖上的金融”的價值進行了最為充分的挖掘:不僅完成了支付環節的完全互聯網化和無卡化,更為重要的是,只要用戶想,它隨時就能提供最方便的增值服務,給客戶提供最人性化的支付方式和最貼心的使用體驗。
當供需瓶頸開始消失,消費者在多數產品領域都能夠找到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時,如何發現并把握消費者的新需求,成為逐鹿市場成敗的關鍵。此時此刻Apple Pay的正式上線或許意味著,與懂得擁抱革新、善于打造生態鏈的銀行合作,共同開啟移動支付新模式,才是未來手機支付的正確打開方式。
原標題: Apple Pay終于來了,銀行該如何發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