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里說到統籌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050萬元用于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這太‘粗’了,我想知道到底是用于哪些民生支出。”“重點國有企業的經營情況在報告中沒有顯示,企業的績效如何顯現?”……1月11日,溫嶺市首次召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民主懇談會,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以及自愿報名的市民80余人,共同對該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進行“挑刺”,并出謀劃策。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政府全口徑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對增強政府調控能力、完善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推進溫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溫嶺市從2014年度開始首次試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2015年提交人代會審查并表決通過。“我們今年在人代會審查之前,首次開啟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民主懇談。”溫嶺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學明介紹,懇談的目的,是進一步深化溫嶺的全口徑預算審查監督,推進參與式預算改革,廣泛聽取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對財政預算的意見建議,從而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的科學化水平,推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這也是首次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賬本向社會公開亮相。2014年,該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有六家單位,到今年擴大到21家編制單位。
在聽取溫嶺市2015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及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的匯報后,分組討論隨即展開。當地人大代表、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專業庫人員、部分專家,以及自愿報名的社會組織和公民代表分成四組開始“找茬”。
“預算編制沒有相應的說明,也沒有實現全覆蓋。”第二組代表江根德是一名“老懇談”,拿到報告后第一時間提出了意見。隨著懇談的深入,一些“火辣”的問題也被拋出。“看預計利潤上交情況表,一些壟斷性企業的上繳比例普遍偏少。”“所有的同類企業都在賺錢,這家企業一整年的預計凈利潤只有三萬元?”……
會上,還有代表對國資管理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代表江志強建議進一步明確監管部門與主管部門的職責。還有人提出,應探索建立國有資本審計管理體系,加強對國有企業監管。
從一本賬的審查到四本賬的單獨審查表決,這在預算審查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希望這樣的懇談能夠持續下去。”在場的溫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昌明告訴記者,該市將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引導國有資本流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原標題: 溫嶺:試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民主懇談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