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省政府相繼出臺關于發展現代保險服務行業的相關文件,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政策落地,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近日,臺州市金融辦聯合行業協會出臺了《關于強化保險服務功能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我市要建立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體系。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保險業對社會的貢獻度逐步提高,到2015年10月底,我市已有市級保險機構54家,比2013年底增加了3家,其中財產險公司28家,人身險公司26家;全市保險業賠付支出38.56億元,全省排名第5名,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市要初步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誠信規范、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體系,使保險業成為完善我市金融體系的重要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撐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機制。全市保險深度達到4.3%,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全市保費規模、保險業資產總額在全省的位次與我市經濟總量在全省的位次總體一致,實現同步發展。
“所謂保險深度,就是指當地保費收入占該地GDP之比,保險密度則是指按限定的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平均保險費的數額。”葉明切說,這兩個數值可以反映保險業在當地經濟中的地位和發展水平。
根據《意見》,我市將實施統籌發展城鄉醫療健康和養老保險、加快推進“三農”保險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社會管理作用、大力推動保證保險、培育壯大出口信用保險市場、深化科技保險創新試點、試點開展臺風巨災保險、有效促進“險資入臺”等八大重點項目。
在群眾比較關注的城鄉醫療健康和養老保險上,我市將支持商業保險機構承辦職工及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城鎮職工及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服務,支持商業保險機構介入社保醫療費用審核,以進一步提升社會管理效率。
在“三農”保險方面,農民也將迎來更加全面的“三農”保險體系。如在全市推廣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和農民養老健康保險等普惠保險業務,有效彌補農民人身意外傷害補償方面的不足;繼續大力發展農業支柱產業和特色農業保險,對于國家、省財政實行保費補貼的農業保險做到應保盡保,積極上調現有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保險金額,逐步提高保障程度等。
原標題: 我市出臺意見強化保險服務功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