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賬戶匯款,是通訊詐騙團伙的慣用伎倆,隨著媒體對類似案例的不斷宣傳,許多人的防范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真的“身臨其境”時,騙子演技之高,還是叫人防不勝防。
前幾天,仙居兩位市民相繼趕到公安機關報警,稱自己被騙,巧的是都被騙了4萬元,而且兩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一開始我是不信的!”
受害人:貨車司機
“鄭警官”來電,借錢送領導
“你明天上午10點鐘到我辦公室來一趟。”12月21日下午5點左右,仙居田市鎮貨車司機胡師傅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里的中年男子操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口氣不容置疑。胡師傅有點蒙,小心翼翼地問對方是誰。
“我們中午不是剛見過嗎?我姓鄭。”當天中午,胡師傅因為車輛違規,在諸永高速神仙居出口被高速交警查扣,處置民警叫他第二天上午帶相關材料去辦理。憨厚的胡師傅想當然地以為對方就是高速交警鄭警官了。
次日上午9點30分,正準備出門的胡師傅接到“鄭警官”打來的電話,“鄭警官”開門見山地告訴胡師傅,出于職位升遷的需要,自己準備向領導“表示一下”,因為現在自己正跟領導在一起,當面給紅包肯定不合適,只能通過其它方法,而領導又急著要走,所以想讓他匯5萬元給領導,等下見面時現金還他。
隨后,胡師傅收到了“鄭警官”的一條短信,內容是一個銀行賬號和收款人的名字。
想到反正等下見面就能把錢拿回來,胡師傅答應了,因為當時手頭只有2萬元,胡師傅就轉出去2萬元。
一會兒工夫,“鄭警官”氣勢洶洶地打來電話,責問胡師傅辦事不靠譜,要求胡師傅起碼得再匯2萬元過去。
此時胡師傅想起平時電視報紙上看到的電信詐騙案件,心中有了一絲警覺,就打電話向朋友咨詢:諸永高速神仙居出口處的大隊里是不是有位講普通話的鄭警官。
可是巧了,大隊還真有位講普通話的鄭警官。雖然那位朋友提醒他小心騙局,但胡師傅沒把朋友的話放在心上,又匯出去2萬元。
沒過多久,胡師傅再次接到“鄭警官”的電話。這次電話那頭的“鄭警官”已是氣急敗壞,稱那位領導很光火,自己升遷的事情可能要黃,讓胡師傅再想想辦法,湊足5萬元。
此刻,胡師傅心里再次產生疑惑,“這是什么人呀,怎么跟辦事對象要錢?還一而再、再而三地要錢?”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騙局,于是立刻撥通了報警電話。
受害人:學生家長
女兒發來QQ語音,補習要交費
由于平時生意繁忙,王女士和女兒多用QQ交流。12月20日下午3點左右,王女士突然在QQ上收到“女兒”發來的信息,稱學校邀請到浙江大學的資深教授到學校開設補習課,名額有限,需家長立刻交4萬元的費用報名。
在QQ對話中,“女兒”還稱自己已經考慮了好幾天,實在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現在名額已剩不多,讓王女士盡快交報名費。
這個時間孩子不是應該在上課嗎?這會不會是騙局?王女士心中曾閃過這個念頭。
王女士詢問“女兒”現在在哪里,“女兒”稱自己在上電腦課,并多番催促王女士盡快把培訓費轉到一個銀行賬戶中。
面對“女兒”渴望學習的熱情,為打消心中疑慮,王女士撥通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可是無人接聽。
王女士不想讓孩子錯過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又想到QQ上女兒的信息、聲音都對。王女士沒再細想,就往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轉去了4萬元,因為當時自己卡里錢不夠,還打電話讓在外地經商的親戚補足余額。
到下午4點,當王女士撥通班主任電話核實時,才發現自己被騙。
【警方析案】
從作案特點上看,第一起案件就是騙子撥打海量電話“蒙”,總會“蒙”對相關的人、相關的事情,繼而實施詐騙。具體到案件中,騙子未必知道高速公路有姓鄭的警官,胡師傅之前貨車被扣,想當然地覺得是高速交警告知其去處理的時間,也屬胡亂猜測,但海量的電話打出去,總會捕上少量的魚來。“鄭”原本就是大姓,這樣“蒙對”的概率更高。冒充警官的騙子,應有一定的人生歷練,因此冒充起警官來,說話語氣、辦事風格才能如此逼真。第二起案件就是騙子盜取王女士女兒的QQ號,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近年類似的詐騙層出不窮,騙子的手法也花樣百出。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冒充銀行、公檢法人員、單位領導、親人等身份,以無條件提升信用卡額度、幫忙充值話費、緊急情況需要用錢等借口實施詐騙。市民在遇到類似情況時,須提高警覺,立即向當事人和有關單位進行求證查實。如遇此類詐騙,可撥打110舉報。
原標題: 分別被騙4萬元,醒悟后兩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一開始我是不信的!”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