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五年之約,達暢行之路。今年是開展五年治堵行動計劃的第三年,我市緊緊圍繞“全市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明顯改觀,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的總目標,提出實施“6大策略15項舉措”,推進全市交通治堵工作向縱深發展。截至目前,省考10項靜態指標,我市已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
“2015年,是交通治堵五年行動計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交通治堵工作繼續被列為重點工作,納入考核體系,確保治堵工作不松勁。”市治堵辦專職副主任陳才彪說。
規劃引領化解動靜態矛盾
10月28日,路橋區“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啟用。“現在什么都講究智能化,‘智慧停車’項目啟用后,找車位比以前容易多了。”市民張先生在路橋上班,有時為了找車位兜兜轉轉好幾圈,現在只要通過手機APP軟件,停車位不再難找了。
智能停車誘導系統是我市開展城區治堵,積極打造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一大新招。目前,溫嶺、玉環、黃巖等地也已經啟用或即將啟用這套管理模式。
對于城市而言,“停車難”和“行車難”是兩大老問題。今年,全市新增專用停車位29634個,新增公共停車位2575個;新完成14個舊住宅小區停車位改造,新增停車位1568個。
這些,都是規劃治堵、工程治堵帶來的成效。
今年,我市結合“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城市總體規劃修訂,著手編制《臺州市五年治堵規劃(2016-2020)》,研究從源頭上調控交通供求關系的政策措施,把治堵成果、要求、目標體現到綜合交通規劃中去。同時,開展“市區停車產業化政策”調研,形成《規范和鼓勵臺州市區公共停車場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在市區實施差異化停車管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停車設施建設。
此外,我市還不斷優化城市路網布局,共完成新改建城市道路21公里,打通影響通行的斷頭路15條。市區內環快速路建設進一步加快,到11月底已完成年度目標即新開工10公里以上。
公交優先推進綠色出行
張玲君在臺州經濟開發區東商務區上班,曾經,趕公交車是她最為煩惱的事。現在,她有了兩樣法寶——公交電子站牌和“臺州行”手機APP,等車變得沒那么難了。“手機APP能顯示公交車的具體運行路線,特別是天冷了,只要在車輛進站前幾分鐘趕到就行,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站著傻等。”
今年,我市開展了“公交三化”建設,即公交運營智能化、乘客出行信息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先后投入500多萬元建設城市公交運營智能調度平臺,在全市建設31塊電子站牌,發布公交出行查詢手機應用“臺州行”APP。
“在前兩年理順市區公交體制的基礎上,今年將公交場站建設列入本年度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年底前完成市區4個公交換乘站的初步選址和土地預審工作,同時完成對《臺州市2008-2020公交發展規劃》線網和場站的優化。
在完善自行車網點和城市慢行系統的基礎上,今年我市重點推進市區公交、公共自行車“一卡通”工作,多卡合一的軟硬件改造正在實施中。
截至11月底,全市共新建公交首末站6個,新建改造公交站點88個。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車保有量44093輛,站點總數1268個,全市建成區公共自行車站點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3個以上,總體規模在全省僅次于杭州。
嚴管嚴查治出暢通秩序
路面小事故,沒有及時被發現、處置,就會演變成大擁堵。上個月的一天,臨近晚高峰,市民李先生駕駛私家車途經臺州經濟開發區白云山南路時,遇到一起刮擦事故。事故雙方將車停在路中間,有點僵持不下。“我就想著,路上一堵起來,肯定會耽誤接孩子。”
沒想到兩分鐘不到的時間,交警就趕到現場,迅速處理了這起交通事故。交警之所以來得這么快,是因為附近就設置了執勤崗亭。
今年以來,市區部分重點路段、事故高發點設置了30多個交警執勤崗亭,交警開始現場辦公,遇到早晚高峰或是突發交通狀況,他們能第一時間進行現場處置。
嚴管嚴查,才能治出通暢交通。今年,我市在繼續推行全市29條(其中市區9條)嚴管示范路的基礎上,打造交通常態化嚴管示范區10處(其中市區4處)。同時,將擁堵點改造項目擴大為“重點擁堵區域”綜合整治行動,對全市10個群眾反應強烈的交通易堵區域進行改造,通過部門聯動,落實“街片長負責制”、“網格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開展“尖峰行動”,對重點地段進行嚴防死守,保持高壓態勢。
截至目前,市區交警部門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1552189例(其中現場查處226742例),全市行政執法系統共現場貼單201840例(其中市區146949例)。
原標題: 臺州治堵,交出成績單 服務百姓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