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的先行地區,臺州市在對小微金融改革創新的探索上,亮點紛呈。創立小微金融指數(臺州樣本),無疑是其中最為閃亮的做法之一。
政府發布小微金融指數,這在全省尚屬首例。小微金融指數(臺州樣本)指數按月計算、每季發布,既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針對性,也有助于小微企業自身把握行業態勢和資金供求關系。
“基于大數據——直接給出微觀企業征信指標,具有強大的動態風險監測能力;基于全樣本——客觀、準確反映小微企業的運營、服務、信用能力;基于基礎創新的路徑收斂設計——提前預警區域小微企業景氣和系統金融風險,這些都是該指數的創新之處。”這是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何德旭對該指數的評價。
“1+3”模式各有側重
小微金融指數(臺州樣本)由市政府發起,經浙江(臺州)小微金融研究院與浙江工商大學聯合開發完成。“構建指數的基礎數據,來自臺州市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平臺上收錄了臺州市50多萬家企業的數據,我們從中篩選了34萬家小微企業作為有效樣本。”浙江(臺州)小微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呈斌向記者介紹道。
王呈斌說,小微金融指數(臺州樣本)的編制采用“1+3”的模式,除主指數之外,還包括了成長指數、服務指數、信用指數這三個二級指數。據介紹,成長指數的趨勢因素有銷售收入、用電量、應納稅額和入庫稅額,波動因素有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側重反映小微企業成長、盈利水平和發展潛力。服務指數的趨勢因素有授信總額、已用授信額度,波動因素有土地、房產抵押情況,側重反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和金融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而信用指數的趨勢因素有入庫稅額,波動因素有不良貸款狀況和欠稅余額等,側重反映小微企業信用、不良貸款和違規處罰狀況。
指數以2014年1月為基期,截至今年12月,已經收錄了23個月的數據。在今年11月份舉行的2015海峽兩岸小微金融發展論壇上,指數第一次閃亮登場,便贏得了的金融業界和學術界的一致好評。
“小微金融指數(臺州樣本)基于大數據理念,采用全樣本分析,可以客觀反映臺州小微企業發展運營狀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小微企業償債能力和臺州整體的信用狀況,并動態監測行業發展趨勢,為政府改善和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預防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提供決策參考。”王呈斌說。
未來將提高指數應用能力
既然為政府的決策參考提供依據是指數設立的主要目的,那么下一步,如何真正利用小微金融指數(臺州樣本)為政府決策提供有效參考,尤其是小微企業扶持方面的相關決策,便成為指數功能提升的主要方向。
“指數未來的發展還有非常大的空間。今后,我們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指數的應用能力。”王呈斌說,現在的指數是在對每個企業建模之后,微觀進行測算,然后繪制成宏觀指數,所以將來可以在運算模型中,加入一些政策的模擬功能。比如,在企業成長指數中,我們有一個指標是對新增企業數的統計。新增企業數多,指數的表現就更好。那么如何提高新增企業數呢?這就需要政府出臺更多的小微企業扶持政策。
根據指數記錄的運行情況,小微金融研究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首先是進一步加大小微企業稅收支持力度,完善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優化小微企業經營環境。其次是建立健全小微企業融資風險機制,提高小微企業政策性擔保覆蓋率;深化銀企合作,提高小微企業信貸獲得率。
此外,王呈斌透露,未來指數在進行測算時,會更多地從企業特征的視角,比如行業情況,企業規模等角度去挖掘企業的發展趨勢。這樣一來,對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資金運用方面會有指導作用。
據了解,由于指數基礎數據龐大,運算模型復雜,從數據收錄到計算的正常周期通常需要兩個星期,因此根據初步的計劃,下一次發布指數需要到明年1月底。
原標題: 小微金融指數: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