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縣皤灘鄉湯坎頭村有條名叫平巖坦頭的山路,陡峭濕滑,成了村民上山采摘楊梅的“攔山虎”。為了讓村里人上山的路好走些——
“這條陡峭濕滑的山路呀,不知有多少村民挑著楊梅摔倒在這里。”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趁著自己動完手術在家休養,他悄悄置辦好了家伙什,瞞著家人上山動手鑿石階。
一年之后,300多級石階,從山腳蜿蜒到了山頂。又到一年楊梅紅,村民們上下山的步子更穩了,心里也暖暖的。這段動人的故事,就發生在仙居縣皤灘鄉湯坎頭村,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金細弟,今年68歲。
村民摔跤的地方,被他鑿出了石階,村民說:“多虧了細弟老哥。”
幾個月前,年輕的駐村干部王碧清在湯坎頭村走訪時,偶然發現,有人蹲在平巖坦頭的巖背上開鑿石階,上前才發現是金細弟。
面對幾乎蜿蜒到山頂的石階,王碧清幾乎不敢想象,“細弟阿公身體不好,前年才動過大手術。他究竟是怎么把這些石階一級級開鑿出來的,又做了多久?”
“平巖坦頭”,其實就是幾座裸露、光滑的小山巖,爬過山巖,往里走就是湯坎頭村的自留山,種植著五六十畝的楊梅,金細弟家,也在這里種了25棵楊梅樹。
對于村民來說,這“平巖坦頭”,就是上山采摘楊梅的“攔山虎”。村文書陳日東記得,早年間這里還是人來人往的,十分熱鬧。但近些年,除了楊梅種植戶,就很少有人上山了,這山巖上,也就長滿了青苔,踩在上面滑溜溜的。本來就陡峭的山巖,更是平添難度。
“多虧了細弟,村里人誰不說他好?”陳日東說,這么多年,也不知有多少人在這條路上摔跤,但想到鑿路的,也就金細弟一人。
昨天上午,記者前往湯坎頭村尋找金細弟,村子位于仙居縣皤灘鄉政府西南面一公里處,因村中有大大小小古井72口而聞名。
到時,金細弟正在忙活著家中的事。聽說了記者的來意,他帶著點回絕的意味,“鑿都已經鑿好了,沒什么好說的吧。”
“那能帶我去看看你鑿的石階嗎?”“好的,去看看吧。”金細弟答應了記者的請求。
這300多級石階,他鑿了一年時間,他說:“我只是想把路修好一點,讓大家好走一點。”
距離村子一里地,就到了“平巖坦頭”。抬眼望去,最顯眼的無疑就是“鑲嵌”在陡峭山巖間的石階,蜿蜒而上,像是一條齊整的緞帶。
金細弟走在前頭,他頭發花白,身材高瘦,不善言辭。因為漸漸熟識,他的話才多了起來。“要知道楊梅都在梅雨季成熟,上山還好,擔著楊梅下山就苦了,有時候連人帶筐摔個夠嗆。”他指著邊上的青苔,“哪怕光腳也不好走呢。”
這事,金細弟一直記在心里。前年,他動了手術,在家休養。去年7月,楊梅季一過,金細弟閑不住了,他去買來了鐵錘、鐵鏨子,騎上三輪車就往山里去了。
雖然務農有經驗,但金細弟從沒鑿過石頭呀。“那就自己邊鑿邊學。”金細弟一手握緊鐵鏨子,尖頭對準地面,鐵錘敲向鐵鏨子另一端,頓時石屑四濺。
“看來也不難。”金細弟蹲在巖背上,專注地捶打著。一不留神,錘子就錘在了手上。一天下來,手都被砸出了血。本就粗獷的雙手,更是添上一道道傷痕和老繭。
對于身體欠佳的金細弟來說,每一錘下去,都挺吃力的。喝口水、坐下來歇一歇,再繼續。就這樣,深一錘淺一錘的,石階漸漸成型。
這些石階隨著山巖的走勢和坡度,呈現出深淺不一、有寬有窄的樣子。但無一例外,每一級石階的邊緣都十分齊整。原來,在每打一級新的石階之前,金細弟都要先用竹篾量好寬度,再用鐵鏨子淺淺地鑿出輪廓來,然后再進一步打深。
這條路不長,走在石階上,不過三五分鐘便能到達山頂,但金細弟卻一天最多也就打個兩三級。這斷斷續續地,也鑿了一年多,到前陣子才完工。
一開始,有村民看到金細弟在鑿石階,會問他,“是村里出錢讓你來鑿的嗎?”金細弟都會搖搖頭。
是什么讓他一直堅持鑿下去,他說,“我只是想把路修好一點,讓大家好走一點。”
兒子希望他在家好好休息,“嚇唬”他:“你再鑿下去,鄉里要你罰款了!”
“別人身體不好在家休息,細弟倒好,每天不聲不響地出門,替大家做好事去了。”陳日東是金細弟同臺門里的老鄰居。在他眼里,金細弟年輕時就能干,現在還是閑不住,“他15歲開始挑炭,后來,幾百斤的柴都擔得動。”
只要不是下太大的雨,無論寒冬酷暑,金細弟一有時間就上山鑿石階。而這事,他是瞞著家里人去的。他的老伴陳梨花還是聽村民說了才知道,丈夫每天早出晚歸是這個原因。
知道后,全家人都急了!金細弟的小兒子金海峰說,父親兩年前才動過一次大手術,大半個胃被切除。“他早上六七點就出門,有時候回家吃午飯都到下午一兩點了。這樣三餐不定,餓了就吃點餅干喝點水,你說他的身體怎么受得了?”金海峰當時在廣東做生意,幾乎每天往家里打電話來勸說父親。
全家勸,都勸不動。到后來沒法子,金海峰甚至連“山上不能打巖的,你再鑿下去,鄉里要來罰款”這樣的說辭都編出來了。然而,金細弟還是一聲不吭,每天帶上工具上山去。
所幸,體檢之后,金細弟的身體各項指標都不錯,家人這才松口氣,不再反對,只是叮囑他要注意身體。“他很固執,只要他認定的事,誰都別想改變。”金海峰感慨。
原標題: 仙居老漢金細弟:一年鑿出300多級“愛心石階”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