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雨水天氣導致滑坡等地質災害易發
截至11月14日
受連續降雨天氣的影響,山坡含水出于飽和狀態,發生地質災害風險很高。11月9日下午3點,三門縣海游街道青楓墅苑小區西側的邊坡,發生了滑坡事故。
原先支擋邊坡外的一段長約30米,高約9米的擋墻發生了滑塌,大量滑坡物堆積在坡腳路面,總滑方量達1050立方米。
不過滑坡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也沒有給小區業主造成很大的損失,只有一戶業主裝修用的大理石被掩埋,損失約1000元。
災害發生后,滑坡仍處于蠕滑狀態,一側未坍塌的擋墻也出現了多處裂縫,最大一處裂縫長約12.7米,寬0.5米,深0.1米,存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三門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撤離疏散了滑坡底下的危險人員,在附近設置警戒線。并著手對滑坡點進行清理,制定一個完善的治理方案對該隱患點進行排除。
據了解,我市是地質災害隱患較為嚴重的地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易發區約占陸域面積的68%。按地質災害類型分,滑坡隱患24處、崩塌隱患2處、泥石流隱患4處。地質災害威脅較為集中的區域為黃巖區的富山鄉、上鄭鄉,天臺縣的白鶴鎮,仙居縣的安嶺鄉、朱溪鎮和三門的亭旁鎮等地。
我市山區地形以切割強烈的丘陵山地為主,巖石破碎、覆蓋層較厚,受強降雨影響,極易誘發以滑坡、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每年汛期是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重點防范期。
目前,我市9個縣(市、區)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正在按照省里統一要求,對全市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點進行排查。共分為96個組345人,奔赴各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多發地段,特別對農居房前屋后等地段的不穩定斜坡進行仔細檢查,并檢查當地的應急預案和責任落實情況。
截至11月14日,全市共完成326個地質災害點的排查工作,每天下午3點,各地將排查情況匯報給市國土資源管理局。市局也將安排人員分組對各地進行督查,確保不留死角,不漏一處。
原標題: 326個地質災害點我市已派人全部排查了一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