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一二年級小學生不允許留書面作業
2015年06月27日 來源: 臺州晚報 徐慧興

  常言道: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的教育,素來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暑假將至,一個舊學年也即將過去,孩子的入學和升學,又成為家長們關心的熱點。

  昨天,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臺州市教育局局長戴冠福和部分縣(市、區)教育局的主要負責人,在臺州市12345陽光熱線現場接聽市民來電,為大家解答教育方面的疑惑。

  熱線:一個半小時受理話務96件

  按照計劃,熱線接聽是從早上8:00開始到9:30結束,但在開始之前就已經有多位市民打進熱線,關于自己孩子在教育上遇到的問題進行咨詢。

  據統計,在這一個半小時,12345陽光熱線共受理話務96件,其中局長現場接聽的有14件,轉交辦理的有82件。這些電話提問主要涉及義務教育中小學招生、學區劃分、高考志愿填報等。

  煩惱:孩子學籍不在就讀的學校

  劉女士是第一個打進熱線的市民,她家孩子目前是椒江一所學校的高一學生,但孩子的學籍卻在溫嶺,因此她被告知孩子可能沒法參加接下來的學業水平考試。

  劉女士說,她家孩子初中是在溫嶺一所私立學校讀的,中考志愿填的是溫嶺的一所公辦學校,但后來因為夫妻倆都在椒江,為了能照料到孩子,于是將孩子送到了椒江的高中念書,沒想到學籍問題卻成了孩子上高中以后遇到的棘手事。

  戴冠福委托臺州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陳良玉給劉女士做了解答。

  陳處長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原來劉女士當時在孩子已經被溫嶺的學校錄取的情況下,沒有和學校打招呼,就自行把孩子帶到椒江上學,導致孩子的學籍和學校無法統一。

  劉女士恍然大悟,承認自己因為不懂教育政策才導致了這樣的錯誤,但她希望尋求一個途徑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的學業不因此而受到影響。

  陳處長建議劉女士近期到溫嶺的學校,和負責人進行溝通,給孩子辦理轉校手續。“如果辦不下來,你可以到教育局來找我,我幫你再溝通一下。”

  劉女士表示,陳處長的答復對她的幫助很大,決定聽取陳處長的建議,找溫嶺的學校進行溝通。

  疑問:外地戶籍能在臺州接受義務教育嗎?

  戴女士目前居住在黃巖,孩子小學畢業,即將進入初中,但因為孩子的戶籍是溫州的,她擔心孩子不能在黃巖的學校接受初中教育。

  戴女士說,她們家在黃巖有房產,而且平常也一直在黃巖居住,孩子帶在身邊,自己也更放心一點。

  在現場接聽熱線的黃巖區教育局普教科科長王寬方答復戴女士:具有黃巖房產證,并且辦證時間一年以上,孩子可以到就近的初中學習,他讓戴女士屆時帶著相應證件領孩子去報到即可,如遇問題也可以到黃巖區教育局普教科尋求幫助。

  糾結:孩子的家庭作業太多了

  市民徐先生打進熱線告訴戴局長,自家正在上一年級的孩子每天回家都要做大量書面作業,往往要花一兩個小時才能完成。

  “孩子的家庭作業量實在太多了,是不是有規定一二年級學生是不應該留書面家庭作業的?”徐先生說,在他看來,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應該讓他玩的時候。一方面,他心疼孩子;另一方面,他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學習固然重要,但這樣子剝奪孩子課余時間,恐怕會導致孩子產生不好的情緒。

  戴局長在電話里肯定了徐先生身為家長的細心和對教育事業的關心。他說,目前教育工作者們都在努力創造各種條件,讓孩子們幸福學習、快樂學習。按照規定,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是不允許留書面作業的,也不排除有些家長提出留作業的要求,或者一些觀念尚未完全轉變過來的老師還有給孩子留大量書面作業的情況。他表示,徐先生的說法沒有錯,孩子的教育就是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共同關心,積極參與。

原標題: 一二年級小學生不允許留書面作業

標簽: 作業 孩子 教育 女士 學校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