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內科主任李雄給一位考生家長打了個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
“是啊,兒子這兩天心慌、胸悶都好了!”這位家長是李醫生的一位朋友,兒子高考前總是叫心跳快、胸悶、睡不著,于是來李主任這里就診,但各種檢查之后,并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我們心內科,最近一周來像這樣的高中生、大學生有七八位。”李雄說,“隨訪時都說癥狀沒有了,估計與梅雨季節,氣壓低、濕度大,壓力大休息不好,出現心臟亞健康有關。”李雄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錢報記者昨日又走訪了浙醫二院和綠城心血管醫院,果然因為胸悶、心慌就診的人比較多。那么他們真的是心臟有毛病嗎?
心慌胸悶,就像感冒
多喝水休息就會好的
昨天上午,李雄的專家門診,一位48歲的公務員擔心自己發生心梗,對李醫生說:“心慌、胸悶,實在不舒服啊,救心丸已吃了幾天了,沒有好,怎么辦?”
李醫生給他做了心電圖,發現有早搏,除此以外沒有問題。
“是不是最近這段時間才這樣的?工作壓力是不是有點大?”李醫生跟他聊起來。
“是啊是啊,前陣子天氣好的時候不會這么不舒服。”這位病人告訴他,入梅之后,人總覺得悶,也煩躁得很,坐立不安,工作也受影響了。
李醫生說,入梅之后,濕度大、氣壓低,很多本身心臟沒問題的人,也遭遇了“心臟亞健康”,像這樣心慌、胸悶來就診的病人,占到每次門診的4/1~1/3,而一些本身有各種心臟病的人,這段時間病情也出現波動,也都來看醫生了。
他的一個老病人,是位退休老師,今年63歲,有高血壓、冠心病,人很仔細,平常吃藥、量血壓各方面都做得很認真。入梅之后,吃同樣的藥,血壓卻控制不好了,人也有些煩躁,就來找李醫生。
李雄主任認為,像這樣的病人,除了堅持平時的用藥之外,要多休息、喝水、放松心情,同時調整一下室內的濕度,或許這些癥狀就會好了。
29歲小伙子突發心梗
胸悶胸痛別不當回事
當然,如果癥狀持續,并有胸痛,就要警惕了。
29歲的小李,在湖州一家企業打工,下班之后又忙著家里裝修,特別疲勞。上周五,在家里干活,突然覺得胸悶、胸痛,他躺到床上想休息一下,結果胸口越發疼痛了。父母一看不對,趕緊送醫院,當地醫院醫生診斷:急性廣泛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家人趕緊又把他轉送到綠城心血管病醫院,醫生立即為他做了手術。
心內科主任欣明花告訴錢報記者,梅雨季節氣壓低、濕度大,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收縮,容易誘發各種心血管意外。“所以有心慌氣短、胸背疼痛,最好還是及時到醫院心內科就診。”欣醫生說。
破解方法
多吃冬瓜、絲瓜、苦瓜,可以去濕氣
省立同德醫院心內科主任李雄:
我現在的病人里股民很多,股市漲漲跌跌,人很焦慮,心病也多了,很多是心理壓力引起的,現在醫生強調“雙心”健康,心理和心臟,心理不調節好,有可能引起心臟方面的疾病。
下雨時,也不要整天宅在室內,雨停的時候去外面運動運動,出點汗。
浙醫二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朱瑩:
氣壓低,人會很不舒服,家里最好經常通通風,下雨天不方便開窗可以用空調的除濕功能。空調開一小時,濕度就能從70%降到50%,所以梅雨季節,不妨在睡覺前開開空調,睡覺時關掉,這樣人會舒服很多。
省立同德醫院四季養生門診國家級名中醫盛增秀:
氣候悶熱潮濕,不少人感到頭腦昏沉,身體困重,昏昏欲睡,胸悶不舒,胃口不開,口粘苔膩等,按中醫觀點,這是暑濕侵犯人體所致。
面對這種情況,應該采取哪些養生保健方法呢?首先,需要想方設法保持室內環境干燥;其次在飲食上,宜服米仁粥、赤小豆粥、三豆飲(白扁豆、赤小豆、綠豆煎湯喝,渣亦可服)、荷葉茶(每日用鮮荷葉四分之一片,或干荷葉6g,煎湯代茶飲)之類。至于蔬菜,宜多吃冬瓜、絲瓜、苦瓜等;中成藥藿香正氣水必要時也可服。
以上食物和藥品大多有解暑利濕作用,很適合梅雨時節。特別值得提醒的是,原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等患者,此時由于氣壓偏低,容易引起心肌缺氧,可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出現胸悶憋氣、心律紊亂、心絞痛等危重癥狀,必須及時赴醫院就診,以免不測。
這類病人,要隨身備帶急救藥品,如速效救心丸等,如出現上述先兆癥狀,可當即服用。
原標題: 濕氣重,你悶了嗎,煩了嗎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