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河,對一個城市來講,猶如瘡疤。美觀無從談起,河水發黑,臭氣彌漫;危害比比皆是,污染嚴重,排澇糟糕。昨天,本報報道了關于椒江城區斷頭河之一屷崦港的情況后,引起了環保人士的反響,紛紛來電為臺州城區斷頭河治理出謀劃策。同時,記者也采訪了在水環境治理方面有多年經驗的專家,聽到了專業人士的見解。
《屷崦港:何日引得源頭活水來?》后續
市民和專家談斷頭河治理——
市民
要像保護耕地一樣保護河道
椒江區水利局河道治理辦主任何昌順曾說過一句讓記者印象深刻的話:如果道路是一個城市的動脈,那么河道就是城市的靜脈。動脈固然重要,但若靜脈阻斷必然也會帶來危害。
昨天,家住椒江老城區的何昌順,一大早看到報道之后,就給記者打來了電話。“我住在慶豐河邊上,慶豐河與屷崦港一樣,是水流無法自動更換的斷頭河,我們每天要忍受河水散發的臭味。”他說,斷頭河的出現,主要還是人們沒有真正看到一條河流對于一片城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每天大量的污水排入河中,甚至有人會將垃圾扔到河里。要知道,不流動的死水是無法將我們的污水和垃圾帶離這片區域的,如果不是河道清理員每天清理,我們的河道早已經變成一條污水河與垃圾河的復合體了。”他說,治理污水,民眾意識必須放在第一位,政府單位也要對河流的保養和治理加大重視力度。
“國家對耕地有強制性的保護條例,但對河流似乎還不夠重視。”何昌順說,很久以前,他就和一幫環保人士達成共識,社會應該像保護耕地一樣去保護河流、湖泊等水域。他說,沒有了水質較好的河流,一個城市的整體生命力就會減弱許多,市民的居住環境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在做城市區域規劃的時候,要優先考慮到河流保護的問題,不能因為要加快一些項目的建設,而犧牲掉河道,制造出斷頭河。”何昌順說。
專家
斷頭河危害嚴重
昨天,記者采訪了臺州市水環境整治辦主任趙曉夫。趙主任有多年的水環境治理工作經驗,對城市水環境治理有著頗為獨到的看法。
關于斷頭河的形成,趙曉夫告訴記者,主要是原先城市建設,尤其是一些政府性建設,例如在道路、房屋等項目的建設中的不規范造成的。斷頭河首先是對區域排澇、防洪等造成影響,使之排澇和行洪不暢,對區域產生一定的危害性。其次是對水質的影響,河流被截斷,河水無法流通,形成死水,則容易出現黑臭現象,加上河道邊上的污水排放,使得河流水質情況惡化嚴重。
“目前,人們往往認為土地政策嚴格,不好隨意占用,但河道則不然。”趙曉夫說,河道保護,首先還是意識上的問題,領導干部要對此高度重視,市民也應提高自身的河道保護意識。“通常是造成后果之后,人們才醒悟,原來這樣做不好,但這個時候往往問題已經產生了。”他說,城市的形象破壞了,市民的生活環境也變糟糕了。
建議
斷頭河如何治理?趙曉夫說,斷頭河的情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與其他河道打通的;另一種則是無法再與其他河道相連起來的。“第一是要打通河流,能打通,當然是要將它們打通起來,最好是恢復其原有的面貌。”他說,河里的水最好是能夠流動的,而打通也不是那種用底下涵管連通的方式。
“我認為的打通,應該是開放式的打通,人們能看得到這條河流。”他解釋說,地下涵管連通兩條斷頭河,涵管較長的話,容易發生淤積情況,得不到妥善清理,同樣會造成阻塞。
第二是沿河兩岸撤污,完善排污管道設施,做到污水不入河。“這樣做,河里的污水才會越來越少,水質才會逐漸好起來。”
第三是在斷頭河難以與外界水系打通的情況下,要想辦法做到與外界水進行交換。“如果一個地方有多條相鄰的斷頭河,那就將這些斷頭河之間打通起來,利用距離外部水系最近的河道與外面的水進行交換,能連接起來最好,不能連接的話,可以建造泵站,利用泵站進行交換。”
第四是建立健全生態修復系統,通過水生植物、微生物、氣泵打氣、水下生物等多種形式,提高斷頭河內部水體的自凈能力。
“其實,我們可以將斷頭河當做一個池塘來看,以前池塘里的水同樣也是不流動,為什么能長期保持干凈呢,首先是池塘邊上的居民不亂排污,最多洗洗菜,洗洗衣服,池塘的水與周邊的土地相通,能和土地里的水進行交換,而且池塘里動植物豐富,有足夠的環境容量來應付這些微量的污染。”他說,在整治斷頭河的過程中,他提倡兩岸生態砌嵌,杜絕河底硬化,要讓斷頭河成為水土相通的能呼吸的河道。
第五點,是提高沿河居民的素質,懂得保護河流,減少污染物向河道排放,對一條斷頭河來講十分重要。
趙曉夫說,如屷崦港與慶豐河要打通,他贊成恢復河道原先的面貌。屷崦港和慶豐河之間原先相連的地方,如今是一個綠化帶。趙曉夫說,河道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它甚至比普通的綠化帶要好很多。“其實,一條整治好的河道景觀比綠化帶更加美麗。”
原標題: 河道保護,政府和民眾意識都要提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