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湘,湖南人,在臺州14年,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事心理咨詢師行業五年。
2010年,新臺州人雷湘懷揣一股熱忱,開始兼職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這些年,八小時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基本上都用來做與心理學有關的事情,周末或工作日的晚上,會用來做心理咨詢;其余的大多時間,我都花在心理學專業的學習上。”
在持續不斷的學習中,雷湘認識了許多有著相同愛好和追求的朋友,“我們希望把自己的所學傳遞、分享給更多的人,但這需要一個平臺。”2011年,她開了一家心理咨詢中心,“這給了我極大的歡喜和鼓舞。”
然而,欣喜過后,雷湘和朋友們很快感受到“骨感的現實”。
“工作室的運行需要持續投入,時間一長,明顯成了不小的負擔。我們最初的出發點是想借中心去幫助更多的人,但對于如何經營一家咨詢中心,且讓中心正常運作,完全沒有經驗。”
現實骨感,硌得人生疼。自成立以來,雷湘的心理咨詢中心一直處于嚴重的赤字狀態。“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了不少金錢和精力,才讓中心維持下來。但我們并未想過要放棄。”
直到2014年下半年,“房東對房子要收回另作他用,我們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時關閉中心,把這幾年的經營經驗整理好后,再選擇地方重新出發。”雷湘說,“這幾年,中心的經營雖然并不盈利,但我們收獲了很多幫助別人的快樂。”
我市多數心理咨詢中心經營狀況不好
事實上,雷湘經營的心理咨詢中心的始終,是臺州心理咨詢市場的一個縮影。
“目前,臺州各地有不少心理咨詢中心,但據我所知,大多數中心的經營狀況都不太好。”一位從業多年、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五六年前開起來十幾家心理咨詢室,現在基本上都關門了,能盈利的很少,能保持基本的運轉,就算很不錯了。”
“這反映出,臺州的心理健康市場并未完全啟動起來。”雷湘說,幾年來,她的心理咨詢中心接待了不少來訪者,大部分人曾有在杭州、上海等地心理咨詢機構求助的經歷。“我也與很多人談論過關于心理健康的話題,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這個行業前景一片光明,這說明臺州的心理咨詢是有市場的,特別是親子教育、婚姻家庭的咨詢市場非常廣闊。”
光明還未降臨,心理咨詢市場首要面對的問題是,人們“對心理健康知識不了解,對心理問題的認識程度也不夠”。
“發現自己或是親人朋友有異樣時,多數人會認為是心情不好,或者是脾氣不好,過段時間自然就會變好。而事實是,人的心理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但如果一種情緒狀態持續一至兩周,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心理問題與生理癥狀一樣,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即病程,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身體感冒了,我們知道可以通過吃感冒藥來消除。但是當心理感冒了,卻不知道要如何處理。心理問題具有隱蔽性,不像身體問題那樣明顯,而且心理問題多與個人隱私相關,出于對自己的保護或是其它原因的考慮,愿意尋求心理幫助的人不太多。出于種種考慮,選擇在本地機構咨詢的人就更少了。”
一個高材生個案留下的思考
從業五年,雷湘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來訪者,其中最多的是因孩子問題來求助的父母。
“通過咨詢,我發現有一個共同點,這些所謂的‘問題孩子’本身并沒有大問題,真正有問題的反而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們或者是夫妻關系存在問題,或者是沒有明確自己的成長目標,或者是干脆放棄了自我的完善……卻把原本該由自己所承擔的一切,化作期待全都投射在孩子身上。”
有一個個案,給雷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個案中的父母都是退休職工,兒子A30歲,已婚。
據父母說,A從小很乖,聽父母的話,學習成績也很好,別的孩子青春期淘氣、早戀,可自家孩子一路都很平靜地成長,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可以說周圍的人當時都很羨慕他們。可是,在兒子大學畢業后不久,這種令人羨慕的日子便被打破了。A畢業后很順利地找到工作,但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接著找了幾份工作,都是在很短的時間辭職不干了,再后來,就不找工作了,在家里成了啃老族。
通過與A的交談,她發現,30歲的A像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內心渴望長大,卻又感到茫然無措。
A的自白——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平凡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職工。自從我出生后,他們就把改變家庭現狀的希望放在我的身上。父母都相信“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對我的要求很高,從幼兒園開始,就給我規劃好未來的道路。
媽媽跟我說,我只要好好學習就好,家里什么事都不用做。為了讓我不輸在起跑線上,我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所有的時間都被父母排滿了,從小到大參加各種興趣班,各種比賽,不管是不是我喜歡的,我都必須上。每次考試或比賽得了好成績,父母就會春風滿面,做好吃的菜給我。但如果哪次考試沒考好,父母先是著急上火,說我不好好學習將來怎么辦,接著就會唉聲嘆氣,家里的氣氛就會變得很沉重。每到那時,我就會很無助、很恐懼,所以,我寧可少睡早醒地拼命學習,也不愿面對那種場景。
父母為我付出的一切,我都知道,我也感激,但是在內心,我對父母有著埋怨,有時我覺得自己不該對父母有怨,但卻無法控制內心的這種情緒。高考填報志愿,我有想報考的學校和專業,但父母不同意,最終我還是屈服了。四年的大學生活,我過得不開心,因為不是我喜歡的專業,我實在沒有興趣學習,所以成績不好,也沒學到多少有用的東西,純粹是混了一張畢業證。
頂著名校光環走出校門的我,來到工作單位時,才突然發現,我除了學習,其他什么都不會。不會與人打交道,也不懂那些社會交際的規則。周圍的同事從一開始的欣賞,到不解,再到隔離,沒多長時間,我就被邊緣化了。在單位里,我感到很孤獨,也很無助,這種感覺讓我想起小時候考試考砸的情景,小時候我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改變,現在面對這種情景,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只能選擇逃離。后來的幾次工作,情況也都差不多,所以我就不想再工作了。就這樣,在家一呆就是幾年。
前年,父母說我年紀不小了,張羅著給我相親。可我覺得自己連工作都沒有,談什么戀愛,但父母堅持,我還是屈服了。相親了很多個,都沒有我喜歡的,父母說我自己條件又不是很好,還這么挑剔,到時找不到女朋友怎么辦,于是,他們硬給我訂了一個他們認為是最好的女孩子,就這么應付著談了幾個月,在雙方父母的撮合下結婚了。最近,雙方父母都在催著我們生孩子,可我們兩個之間,根本沒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基礎,若是孩子生下來,不是另一場悲劇的開始嗎?
雷湘告訴記者,當A對著父母說:“我覺得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是被你們推著走的,從來沒有試著自己行走過,現在我已經長大了,你們能放手讓我自己決定走什么路嗎?”他的父母聽后,沉默了,久久的沉默,眼淚止不住往下流。
通過多次咨詢,A成長了很多,結束咨詢半年后,他給雷湘的QQ留言:他和妻子平和地分手了,現在,他在另一座城市工作,有了人生的目標,也有了心儀的女孩。
原標題: 我市多數心理咨詢中心經營狀況不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