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營養的改善需要長期堅持
2015年05月20日 來源: 臺州晚報 記者章詩薈

  今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

  飲食:營養全面、合理搭配、適時適量

  俗話說得好“千事萬事,吃是大事。”孩子的健康飲食是成長路上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一點也馬虎不得。但如今的校園里,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小胖子”、“小瘦子”,要么偏胖,要么偏瘦,身材均等的孩子還真是難找……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們不愁吃不愁穿,為什么挑食、厭食、偏食者卻越來越多了呢?

  記者了解到,學生喜吃零食、不愛吃主食的習慣,是導致營養不均衡者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今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我們特意邀請了營養專家,和大家一起關注孩子們的營養狀況。

  家長需要多學習營養知識

  椒江城市港灣小區里的洪奶奶每天一大早就從菜場里拎回來各種雞鴨魚肉,逢人還樂呵呵地說上幾句:“我孫子最愛吃我做的紅燒肉,就著可樂,一個人一頓就能吃一大盤!小子胃口好,身體棒,才小學六年級就和我媳婦一樣重了!”

  小學六年級就100多斤了?有很多孩子和洪奶奶的孫子一樣,從小就是小胖子。其實,現在臺州的很多家長缺乏合理營養知識,片面地讓孩子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運動量不足,導致青少年肥胖癥發生率逐年升高。

  臺州中心醫院高級營養師范國鋒建議,為了讓孩子茁壯成長,家長和學校方面也應該多學習營養知識,為孩子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應根據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營養標準,合理調配膳食,做到葷素、粗細搭配,平衡健康。”

  在孩子發育期的關鍵時候,家長更要多關注孩子的飲食,做一些可口、色澤好看的食物,讓孩子營養均衡,吃得更快樂一些。如果孩子住校,就要教育孩子注意三餐定時,而且每天盡量選擇不同的菜式,保持食物的多樣性。

  肥胖也是一種營養不良

  說到“營養不良”這個詞,也許你會不理解,現在家家都吃得很好,普遍營養過剩,怎么還會營養不良呢?“其實,我這里提到的‘營養不良’并不是指營養不足,而是營養不適當、不均衡以及有失偏頗。營養不良的表現有蛋白質供給量偏低,優質蛋白比例小,鈣、鋅、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明顯不足。”臺州醫院營養科營養中心主任何曉琴指出。

  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呢?何曉琴說:“現在的學生偏食、挑食的很多,不愛吃主食、蔬菜,喜歡高熱量的巧克力、餅干、薯片等零食,同時又缺乏運動,導致的結果是,人胖了,營養素卻沒有跟上。”

  “肉類、蛋類和奶類是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這些食物的攝入量不少,但是因為學生們注重口味,喜歡吃用炸、烤、煙熏等方式加工的食物,影響了優質蛋白的吸收。”何曉琴說:“要改善營養不良的現狀,需要從飲食習慣上改變。首先要改掉的就是不吃早餐的習慣,平時不能以零食、飲料代替正餐。

  恩澤醫療集團路橋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杭金國介紹說,兒童超重可能會引起氣喘、疲勞乏力、關節痛及睡眠障礙等軀體癥狀,肥胖還會給少年、兒童健康帶來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導致學習能力下降,出現自卑、缺乏自信、抑郁、焦慮等心理。更為嚴重的是,青少年肥胖可能會持續至成人時期,使成年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高。

  眼見孩子胖了,有些家長又是減肥心切,常常會“急功近利”。杭金國特別提醒家長,減肥一定要以健康為原則,切勿盲目減肥,影響青春期的生長發育。“學生正處于發育階段,節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發育。飲食要堅持規律,各種高熱量的零食要少吃。但學生往往很難戒掉零食,可以用一些低熱量的零食來代替,譬如用海苔代替薯片,用鮮榨果汁代替碳酸飲料等。”

  一日三餐要均衡搭配

  很多學生有挑食的習慣,只吃菜不愛吃主食。何曉琴認為家長不應縱容,否則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少,能量供應不足,影響孩子的健康。

  一般來說,學生一天的膳食應吃主食(米、面)300—400克、雞蛋1—2個、蔬菜約500克、水果約200克、肉類約200克。也就是說,按照中國的飲食觀念,早餐、中餐、晚餐約是3:4:3的比例。

  “三餐的配比,應該是一個‘倒三角’形狀,但現在不少家庭倒過來成了一個‘正三角’,不吃早飯,晚飯大吃大喝。”何曉琴建議,早餐應是能量高、蛋白質適量的食物搭配,比如牛奶加面包,豆漿配饅頭,一般再加個雞蛋和適量新鮮水果就可以了;中餐最好是主食米飯配二葷二素加清淡的湯;晚飯適量吃些粗糧,不可太過油膩。

  另外,初中、高中學生往往晚上都要夜自習,身體消耗大。何曉琴說,學習結束后,如果肚子餓了,可以適當吃些富含蛋白質又易于消化的食物,粥、小餛飩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營養的改善需要長期堅持

  眼下臨近中高考,一些家長希望能給孩子突擊加強營養。比如認為核桃補腦,就天天吃各種核桃餐。

  何曉琴表示,偏向于某一種食物是很多家長都容易走進的誤區,家長在網絡上看到或者從別人那里聽說某一種食物有怎樣的功效就信以為真,然后逼著自己的孩子吃這些具有“神奇效果”的食物。其實,光吃某一種食物是達不到那么神奇效果的,食物不是藥物,平衡飲食才是補充營養的最好方式。

  “營養的改善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期堅持,考前飲食應與平時相仿,腸胃已經適應日常的三餐飲食,如果突然間進行大改變,容易造成腸胃不適。”何曉琴說,如果有些孩子因為升學壓力大導致的胃口不佳,家長可以嘗試一些新穎的烹調方式,改變食物造型,做一些酸酸甜甜的開胃菜肴,讓孩子開胃。

 

原標題: 營養的改善需要長期堅持

標簽: 營養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