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師傅正在給鞋子噴漆補色。

修補工作是枯燥、乏味的。

空閑時,戴師傅也喜歡上上網、聽聽歌。

有瑕疵的新鞋,有客戶也會拿來修補。

修補不同鞋子有不同處理方法,戴師傅都會讓徒弟學習。

晚上8點,戴師傅的徒弟還忙著加班補鞋,第二天客戶就要來取這雙鞋。

慕名來修鞋的顧客還不少。
談及“修鞋”這個行當,不少人會將其與街邊小攤聯系起來。其實不然,修鞋一樣可以“高大上”。江西80后小伙——戴立昌,就把修鞋當成一項事業在做。而其事業的成就,就是位于椒江十字馬路小巷里的“鞋子醫院”。
早上8點半,還沒有吃早飯的戴立昌就開始忙個不停。在這10余平方米的小店里,操作臺、接收區、待修區、待取區……分區規整,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幾百雙鞋子、幾十個皮包。
“這里有散客的鞋子,也有由店家、廠家送來售后維修的鞋子。”戴立昌向記者介紹,“每雙鞋子都是手工修復,耗時很長,營業時間一般從上午8點到晚上9點半,每天過手的修復品有兩三百件,修復的至少150件。”
每天13小時多的工作量并不是最大的,戴立昌告訴記者,冬天的生意更多,有時要到凌晨一兩點。火爆的生意,帶來的自然是不菲的收益。戴立昌告訴記者,“鞋子醫院”每年能有十幾萬的收益。
可觀的收益與門面上方惹眼的標語不無關系:“別人修壞的,給我修!”、“別人修不好的,我來修”。為什么他有這樣的信心?
原來,戴立昌18歲就在鞋廠工作,從剪線頭到能夠獨立設計鞋子。后來,抱著創業的想法,2010年,他跟著“鞋子醫院”掌門人學修鞋。隔年,他便在椒江開起了自己的“鞋子醫院”。
與鞋子的十幾年淵源,讓戴立昌對修鞋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能把鞋子修復成原樣。”無論是什么款式、材料的鞋子,戴立昌都能得心應手。
戴立昌的老家,是在江西的洲湖鎮,在那里,修鞋就是一個產業。大家不約而同地把自己的鞋子店命名為“鞋子醫院”,現如今,“鞋子醫院”在全國已有百余家。
“過年,同行都會到鎮里聚會,一是相互認識,二來也會把自己碰到的新問題、新方法提出來探討。”戴立昌說。
商報記者陳亮亮/文
陶宇/攝
原標題: 80后小伙開了家“鞋子醫院”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