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據杭州市紀委官網“杭州廉政網”發布的一篇文章統計,去年杭州市公務員的辭職人數為103人,“三年增加兩倍”。
這種說法似乎想表明,公務員辭職人數已呈倍數增長。實際上,無論是從總數還是比例來講,這個結論都站不住腳。不用說,一年辭職103人,相對于杭州公務員總人數算不上什么,所占比例相當小。因此,辭職人數的增加,既不能表明當地公務員不斷流失,更不能說公務員辭職已成為趨勢。
但我關心的還不僅是這個問題。有些人似乎認為,公務員隊伍應該是越穩定越好。其實不然。
在人力資源學上,人力資源流動率是考察一個企業運作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這項指標包括了人力資源離職率、新進率和凈流動率等。如果一家企業人才流動率過低,肯定不是什么好事。這不僅不利于公司內部競爭,而且容易造成人浮于事,不利于提高企業效率和創新發展。按照相關理論,一家企業保持5%~15%的人力資源流動率才是正常的,太少和太多都不正常。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對機關單位來講,大致也是如此。如果公務員的流動性很差,甚至一個單位的人員只進不出,同樣會出現機構臃腫、效能不高等問題。試想,如果機關人員只進不出,人員流動性太差,也會造成人才上升渠道堵塞以及論資排輩等問題。人多了,“三個和尚”反而“沒水喝”是一回事,關鍵是優秀人才上不來,升遷要靠熬資歷,這樣機關作風、效能又怎么可能好到哪里去。
近些年來,公務員又成了人們所謂的“鐵飯碗”。每年各地公務員考試,總是人山人海,擠破門檻。優秀人才不斷被吸引到政府機關,這是好事。但如果多數畢業生都把考公務員當作第一選擇,這也表明其他行業的吸引力不高,并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動。而當人們考上公務員,又多數選擇“一個崗位干一輩子”,這肯定也不算正常現象。雖說在多數西方國家,公務員都是相對穩定的一種職業,但總歸是有進有出,而不能是有進無出。
可以想見,不是所有考上公務員的人都喜歡這份職業,又都能夠適應崗位工作,以至于把這份職業當作終身理想。不排除有些人就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在干這份工作。如果這些濫竽充數、渾水摸魚的人,只要他自己不走,就可以一直在機關里呆下去,這說明機關單位的擇優機制和淘汰機制尚不健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理想,也都應去追逐自己的職業理想,而不該為所謂的職業穩定而“委曲求全”。同樣的,一家企業或機關單位也該不斷地引進人才、選擇人才、淘汰不合格人員,才能保持人才的合理流動。以目前國內公務員的辭職情況看,不僅沒有多到異乎尋常的程度,反倒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動性不足”問題。如果今后公務員的辭職比例更高一些,也不必感到驚詫。
原標題: 公務員辭職無須過度解讀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