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尋親的“姐妹團”在接受記者的采訪。(圖片來自網絡)
27日,來自山東的4名年輕媽媽來到黃巖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她們都有共同的經歷:小時候被抱養到山東,成年后通過一個網站認識,為了了卻心中的愿望,組團來黃巖尋親。其中一名尋親人孫春花說,我們理解親生父母當初的舉動,希望能來看一看他們。
1
她們都從黃巖被抱養到山東
黃曉欣不知道自己的具體年齡,她的出生年月大約在“1977年末至1978年初的10個月左右。”
當年,來自山東省夏津縣雷集公社的李連春來到黃巖,從黃巖福利院院長王公祥手中抱走2名女孩,黃曉欣是其中一個。李連春把她抱到山東后,通過朋友把她轉交給現在的養父。
從2009開始,黃曉欣開始尋親之路。“得知自己是被抱養的之后,就有尋親的念頭。但一直很忙,最近才開始尋親。”黃曉欣說,自己輾轉找到了當初抱走她們的李連春。“被抱走的前一天上午,母親把我送到福利院,當時我還不會走路,只會說‘饃饃’,李連春說我家里很窮,我是超生的。”這些是黃曉欣從李連春那里了解到的當時的信息。
王桂榮比黃曉欣小4歲左右,出生于1982年的正月十六,王桂榮的養父想要抱養一個孩子,便和別人一起輾轉來到黃巖汽車站,住在車站附近的旅館里。旅館里的人介紹了當地一位50多歲的婦女,她先后抱來2個孩子,一個五六個月大,一個出生才幾天,王桂榮是后一個。聽養父說,自己當時穿著印有黃色小燈籠的紅色棉襖,側面系扣(臺州人叫大襟衣),綁衣服的帶子他還一直留著。
孫春花的年紀比黃曉欣小2歲,當年她的養父把她從奶媽手里抱走。去山東前,養父還在黃巖的紅旗照相館照了一張照片,后來由奶媽寄給養父。
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四十年,紅旗照相館早已不在。她們通過黃巖公安、民政部門尋找親人,但得到的線索都十分模糊。
2
知道母親名字,但目前仍一無所獲
相比其他3人,張靜靜的尋親信息更詳細些。她出生于1983年4月28日(陰歷),1983年11月,張靜靜只有六七個月的時候,她的養父母把她從浙江抱回山東濱州撫養。養父告訴她是從臺州黃巖把她抱來的,村莊的具體名字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那里很窮。
“養父告訴我,我的母親叫黃桂芬,可能同音不同字,抱我的時候看到我家里還有一個姐姐。我被抱養時,當地福利院院長王天旱一直陪著我養父。養父還有當時福利院出具的收養證明,但搬家后,那些資料已經找不到了。”
前幾天,張靜靜聯系了黃巖區的公安部門,公安部門查出與“黃桂芬”相似名字的有100多人,由于資料不具體,至今還沒能找到張靜靜的親生父母。而福利院的王天旱院長年事已高,已記不得30多年的事了。
昨天下午,有人在朋友圈看到消息,聯系上了張靜靜。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張靜靜去了“黃桂芬”所在的村子,發現對方的信息出入很大,與自己的情況并不相符。
3
3人踏上歸程,1人繼續尋親
孫春花說,雖然我們都已經是孩子的媽媽了,生活得也很幸福,但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心中總有一種遺憾。我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找到親生父母,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
尋找了一天多沒有結果后,除了張靜靜之外,其他3人都已踏上了回山東的火車。“目前只能寄希望于媒體,希望看到新聞后能有人提供線索。”
張靜靜說,大家都已經有家庭,家中也有兒女需要照顧,沒辦法長時間待在這里尋親,只能先回去再想辦法。如果五一之前仍沒有消息,自己也只能先回去了。
如果有讀者對這些事有印象,歡迎向我們提供線索。記者顏玲佳
原標題: 山東4位年輕媽媽組團來黃巖尋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