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藥品價格能否再降?新醫改這些都與你有關
2015年04月26日 來源: 央視財經

  新醫改已經進入第六個年頭,然而從百姓的感受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存在。4月1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意見”。這次中央提出的改革出發點和立足點,就是八個字——“公平可及,群眾受益”。應該說,2009年開始的新醫改,國家投入非常大,六年來已經累計投入4萬億元。然而,看看百姓的醫療費用總支出,卻還是在增加。2008年全國醫療機構服務收費還不到1萬億(0.96萬億),2014這個數字就已經接近2.6萬億,這其中,盡管醫保支付比例從40%提高到50%。國家這么大的投入,都投在了哪兒?醫療費用為什么還是感覺降不下來呢?上期節目我們說了看病難。今天,我們就來繼續找一找看病貴的“難點”和“痛點”。

  浙江藥改動真格——百姓感受:仍欠火候

  4月1日,中央提出要把“破除醫院逐利機制”作為公立醫院改革攻堅目標的同一天,浙江也迎來了“藥價改革”一周年的日子。

  一年前的4月1日,浙江省宣布,在全省范圍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這一舉措當時被稱為新醫改的破冰之旅。看病費用最主要的兩大塊,藥費和診療費,取消其中的藥品加成后,看病還會那么貴嗎?時隔一年,我們決定再次來到浙江。

  浙江省紹興第二醫院,是當地一家二級甲等醫院,每天的上午,是醫院門診大廳最忙、最熱鬧、人最多的時候,掛號、化驗、收費、取藥,每個窗口都排起了隊。

  剛剛大學畢業的趙曉梅,每個月都要幫媽媽來醫院開藥,媽媽的糖尿病、高血壓全靠藥物控制,吃藥不能間斷。經常給配藥的小梅,對藥價變動十分敏感。

  三年前,自己就每個月來醫院給媽媽配藥,當時,媽媽每個月僅吃藥就要花費200多元,浙江醫改后,自己每月取藥的費用下降了30多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患者對浙江公立醫院,一年來的藥價改革,基本肯定,但依然覺得費用沒想像中便宜。

  取消加成,醫院改的是不是足夠徹底呢?我們來到這家醫院的藥房進一步調查。

  門診大廳的藥房門口,堆著一箱箱的藥品,藥劑師們正在把配送的藥品入庫。

  浙江省紹興第二醫院藥劑科主任何建平說:現在醫院實行藥品供應鏈零庫存了,醫院藥房的所需藥品,由配送公司直接送到藥房,這樣醫院藥房自己的庫房面積減少,管理人員也減少了,實現了醫院流程成本全部降低的目標。

  何建平他們藥房,原來是醫院的盈利科室,不過取消加成以后,他們就不再是醫院的香餑餑了。原來500多平方米的庫房給了保健體檢科室,300平米的藥房現在一分為二,前面取藥發藥,后面改為臨時庫房。每周配送企業會來送兩次藥,何建平和藥劑師們,除了配藥,還得干些整理庫房的活兒。

  當時,新醫改“取消藥品加成”的時候,對我們醫師們壓力很大,藥劑科從利潤部門,轉為成本部門,大家擔心,醫院會對藥劑科管理減少投入。但情況正好相反,醫院取消藥品零利潤,藥劑科管理的投入反而是加大了,醫院藥品供應改變了原來的模式,藥劑科的逐步成本降低,藥師們的工作也有所減輕。新投入的自動驗收機,即保證了藥品的安全系數,也使醫院藥劑科實現自動化的配藥。

  一年來,藥房精簡掉了5個庫房人員。藥劑師們現在既發藥,又管藥,人少了,工作效率高了,藥劑師們的年薪這一年平均漲了1萬塊錢。

  藥品禁止加成,原先的這塊收入沒了,而據我們了解,政府補貼只能補足原來加成部分的四分之一,那么醫生們提高年薪的錢,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紹興第二醫院院長葛孟華解釋說:我們醫院的醫療費用收入,現在藥品占比降到了38%左右,醫療耗材比例也只有15%左右,也就是說,取消藥品加成以后,占醫院收入的50%藥品給去掉了,其余, 50%就是醫院的治療費、檢查費、護理費等等收入。但是,只靠這些收入要提高醫務人員待遇也是很難的。

  葛孟華,已經在紹興第二醫院當了3年的院長。做過外科醫生,也做過紹興市衛生局副局長,三年前,他來當院長的時候,正好趕上縣級醫院試點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是他工作24年以來遇到的最大難關。百姓對醫療條件的需求越來越高,不盈利,醫院怎么往前走?

  葛孟華說,“醫院院長,實際上也是個經營管理者,醫院要生存發展,沒有財政更多的支持,沒有醫療服務收費價格大幅調整的前提下,院長能做的只能是控制醫院的所有成本,但最有效的是增加病人的來源、增加醫院的服務人次”。

  公立醫院靠增加服務,吸引病患就診,來提高醫護人員的收入,聽起來似乎是個辦法,但每天八小時工作,已經幾乎滿負荷工作的醫護人員,怎么能提供出多余的服務呢?

  記者雨夜探訪醫院

  急診,是最能體現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部門。記者決定,探訪醫院急診科。晚上11點,我們再次來到紹興第二醫院急診科。

  南方春雨雨水多,雨天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急救車剛剛送來的就是遭遇車禍的患者。

  每逢下雨,院長葛孟華都會留在醫院值班。

  急診科普遍工作強度大,而且,工作風險大,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很難承受,醫院多數醫生、護士都不愿意到急診科工作。

  留在急診值班幫忙,對葛孟華來說已經是常態。急診科需要醫護人員24小時工作,長期夜班,收入落差又大,這里的人手嚴重不足。除了在績效考核上給予一些傾斜,院長下一線幫忙,對大家也是個鼓勵。

  我們發現,雖然已經是深夜,但除了急診,這里的門診也是燈火通明,很多醫護人員都在忙碌著。

  這里的住院患者,現在做大型檢查都被安排在晚上。醫院實行“錯峰檢查”,一方面騰出了白天的資源,專門服務門診病人;另一方面,晚上加加班,也能增加醫護人員的收入。

  以往醫院門診晚上是不做檢查,自從新醫改后,醫院考慮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加快床位的周轉,提高住院病床有效利用率。所以,醫院不得不晚上加班,為患者做磁共振檢查。

  早晨提前一小時上班,中午吃飯的倆小時崗上也保持有人,晚上五點到九點再加四個小時班,這樣每天就能增加工作時間七小時。“把一天當成兩天用”,門急診患者現在每天可以增加900人次。

  提高效率,改善就診環境,在葛孟華看來,醫院創收的關鍵。是提高醫院各個科室服務質量。

  實際上,患者來醫院看病,對醫療價格的疑問更多的是一種就診感受,如果患者感覺,看病物有所值了,多付一點錢也是愿意的,如果患者感覺,醫院的醫療質量不好、服務感受好,即使讓患者少花錢,患者也會感覺,看病的錢花的很冤枉。

  國家對醫院投入那么大,醫院經營為什么還這么緊張呢?葛孟華給我們算了一筆帳,每年醫院的財政補貼將近3500萬元,應該說不算少,但醫院開銷有三大塊——藥品、工資、設備,去年光是新添20張急診病床,就是100多萬元,需要補貼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2014年紹興第二醫院業務收入6.46億元,加上財政補助的收入近7億元。而醫護人員的支出占醫院收入30%以上,近2億多元。藥品占38%,也需要2.67億元,醫療耗材近1億多元,醫院運行成本一年4000萬,醫院日常的水、電、氣消耗。其實,公立醫院自身的結余就十分有限,盈利更是有限。

  為了證明醫院盈利難,葛孟華給了我們另外一個例子。如果醫院真能掙錢,有市場,民營醫院肯定會沖上來。

  2003年,紹興市民營資本紛紛涌入醫療機構,多家民營醫院落戶紹興,但是幾年運營下來以后,有些都是被公立醫院收購了,有的又改成公立醫院了,也說明民營資本至少在我們紹興這樣的市場里面,他可能要想盈利,短期內要想盈利還是比較困難的。

  根據我們在當地醫療機構主管部門查閱到的相關數據,目前,紹興只有幾家專科民營門診,民營投資的綜合性醫院由于長期經營虧損,已經全都退出紹興醫療市場。

  醫院盈利難,但百姓對看病貴的實際感受也的確存在。那藥品價格還能不能再降低一點呢?答案是肯定的。紹興、寧波等地從今年1月份起,開始試點藥品二次議價。所謂二次議價,就是醫院實際采購時,在各省中標藥品的基礎上,根據藥品采購量,進一步和制藥企業談判,并壓低價格。

原標題: 藥品價格能否再降?新醫改這些都與你有關

標簽: 藥價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