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生意冷,商鋪成了一些店主的“傷鋪”
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市場上商鋪空置率已上升至15%
“生意不好做,每條街上都有幾家店在轉讓,找下家有點難。”近來,家住椒江的王燕有些煩惱。
隨著經濟持續下行,又兼網購消費的沖擊,今年市區不少餐飲店、服裝店、酒莊等因經營慘淡紛紛關門轉讓。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臺州市場上商鋪空置率已上升至15%。
“漲”聲一片,轉手成“潮”
“旺鋪招租”、“店鋪轉讓”……昨日上午,記者分別走訪了椒江中山西路和市府大道兩條街,一路走來,幾十家的店鋪中,有近10家貼上了類似轉讓的廣告。記者看到,其中有幾家店鋪還在營業,另外四五家店面已經大門緊閉,透過玻璃看到的只是一片狼藉。
按照轉讓廣告上留下的電話,記者與幾位店主取得了聯系。當詢問為何轉讓鋪面時,店主們的回答多樣,有的是因為太累了,有的準備轉行,他們更多的是大倒苦水:賣不動,租金太高,賣的錢還不夠交租金。
王燕在中山西路做服裝生意已有4年時間,見證了這一帶商鋪租賃市場的起起落落:在這片繁華地段,一間店面普遍都能租到每年七八萬元,租金每隔一年還會漲五六個點以上,盡管租金不菲,這片人氣興旺的金街還是“一鋪難求”。不過,今年有點不一樣,“生意不好撐不下去,有些店沒經營多久,就貼出了轉讓公告,或者關門大吉了。”
在同一條街上,一家名為“家有飯堂”的店鋪也悄悄掛上“轉讓”的牌子,“店鋪有380平米,光租金每年就要付30萬元,我經營了近一年,沒什么賺頭。”老板陳女士介紹說,自己干脆結束生意,轉行干別的。
“附近以前有六七家酒莊,現在只剩下兩家了。”原本開在臺州經濟開發區市府大道上的華致酒行老板梁輝輝也告訴記者,如今行情不好,這“漲”聲不斷的高租金已成為套在大家頭上的“緊箍咒”。
這些并非只是個案。記者從管家婆、21世紀等多家房產中介了解到,臺州各縣(市、區)都迎來了店鋪“轉讓潮”,以椒江為例,在市府大道、商業街、中山西路、解放南路等幾大商圈中,這些原本一鋪難求的金街,如今都遭遇了商鋪空置的尷尬。
一家中介的負責人透露,市區的商鋪空置率已經上升到了15%以上,中介處的商鋪掛牌量也比往年多了不少。
轉讓費跌半,未來難見起色
那么,在商鋪“轉讓潮”愈演愈烈之際,租金和轉讓費依舊堅挺嗎?
從臺州各房產中介提供的數據來看,目前黃金地段的租金依然保持一貫的高度,轉讓費也仍然盛行。只是,記者走訪了解到,轉讓告示在玻璃櫥窗里停留的時間延長了,以前一貼出就會被立刻搶走的鋪子,現在閑置期會長。
“貼出轉租廣告后,幾個月都租不出去。”去年年底,梁輝輝便結束了日漸慘淡的紅酒生意,早早貼出了轉讓的牌子,卻一直無人問津,無奈之下,他只好把原本6萬元的轉讓費減到了3萬多元,才終于把這燙手山芋丟了出去。
而“家有飯堂”的老板則明確表示,如今行情不好,想要投資的人都在觀望,特別是大面積的店鋪不好租出去,“不需要什么轉讓費,只要早日把店鋪盤出去就行。”
“以前一間店鋪轉租,轉讓費都得數萬到十幾萬元。今年一些經營戶利潤減少,甚至虧損,因此轉讓費也是一降再降。”管家婆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道寶告訴記者,店鋪空置率高使得轉租難度加大,市區大部分區域的沿街店鋪轉讓費較往年下跌30%甚至更高。
“總體上,商鋪價位與整個經濟大環境休戚相關。”他分析稱,商鋪租賃市場步入寒冬是實體經濟不景氣引發的連鎖反應,商鋪經營不善或利潤降低,自然壓縮門店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現在還有什么在淘寶上買不到?零售行業受電子商務的沖擊實在太大,這也讓商鋪成了‘傷鋪’。”
前有經濟下行的壓力,后有電子商務大潮的沖擊,零售企業們紛紛收縮戰線,轉讓、關店動作頻頻。這種態勢下,商鋪前景幾何?
“未來兩年難見起色。”黃道寶直言道,以市府大道為例,3年前一間店面租金為3~4萬元左右,去年漲至5萬元,按照常規,今明兩年應該會漲到7萬元左右,實際上今年卻與去年持平,“就這個趨勢來看,今后兩年商鋪價格難見起色。”
原標題: 我市二手商鋪迎來“轉讓潮”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