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東商廈大火,造成309人死亡;2013年6月3日吉林德惠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火災,一場大火奪走120條生命;2014年1月14日溫嶺市大東鞋業廠房火災,造成16人死亡。
統計顯示,全國各地重大人員傷亡的火災事故中,80%以上是由于消防通道堵塞。
隱患普遍相似,通道堵塞成頑疾
這么多起重大亡人火災事故,除了各自不同的起火原因外,都存在一個相同的問題:逃生通道堵塞導致疏散不及時,造成人員傷亡。
據媒體報道,河南洛東商廈“12·25”起火建筑中的東北角樓梯被煙霧封堵,3部樓梯被上鎖,人員無法通行;“6·3”吉林德惠火災,由于逃生門關閉,受困人員很難有序逃離火場;溫嶺“1·14”火災起火點在一樓,但違章建筑導致二、三樓的逃生通道堵塞。
為何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堵塞這一隱患成了頑癥?
從以上幾起火災中不難看出,一些社會單位安全意識薄弱,心存僥幸心理,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重要性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認為火災事故不會發生在自己經營的場所,故而隨意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處堆放物品,甚至上鎖。
不要總在眼淚中才能吸取教訓,要防患于未然,時刻保持通道、出口的暢通,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真正成為“生命通道”。
讓“安全”二字擲地有聲
《消防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企業主、經營戶應知法守法,認真履行好安全生產、經營的主體責任,健全規章制度,不僅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加大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和消防設施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在營業、生產期間一定要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無阻,避免造成大事故。
同時,還要加強對消防設施器材、應急照明及疏散標志的維護保養,保證其完整有效,確保發生火災時,能夠及時進行有效的撲救。
如何保障“生命通道”暢通
記者隨市消防支隊消防執法人員檢查公共娛樂場所、勞動密集場所,發現場所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封死的現象較為普遍,有些單位甚至把疏散通道當成倉庫。
一些企業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缺乏對消防安全的投入,總是認為“火災發生的概率小,不會那么不幸地發生在自己身上”。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就是消防設施的不到位。
保障“生命通道”暢通,企業要落實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所賦予的職責,按照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并定期維護保養,確保完好有效。設置專人定期檢查生產場所,及時排查安全隱患,確保員工在安全的環境中從事生產。務必做到“三個不”,即:不得在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上設置障礙物,不得占用、堵塞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得在工作期間封閉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此外,企業還要加強員工的逃生技能訓練,保證員工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識,能及時發現和清除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在火災發生時,能夠熟練運用消防設施,進行逃生自救和他救。
原標題: 消防通道堵塞成頑疾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