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青少年足球培訓的協和模式為何能獲得成功?
2015年04月16日 來源: 臺州商報 周麗麗 張婷婷

  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中國足球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意味著,足球已上升至“國家發展戰略”。

  作為中國足球改革與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方案》指明了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的方向,并明文規定足球要進校園,要“從娃娃抓起”。

  那么,對于臺州足球界,這項政策的出臺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其中又潛藏著哪些機會?日前,記者兵分多路,對我市的足球業進行走訪調查,力圖還原這一產業的同時,也試圖尋找臺州足球新的發展機遇。

  臺州的足球并不發達,也沒有諸如恒大、綠城之類的專業足球俱樂部。但一向敢于創新的臺州人,在足球事業上也另辟蹊徑,既然沒有這些優勢,不妨從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抓起。據相關部門統計,臺州有大大小小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近百家,有些是獨立運作的社會足球培訓機構,有些則是各個學校成立的體育特色項目。從校內到校外,幾年間,臺州青少年足球培訓產業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臺州模式”,并被復制到省內甚至全國。

  敢為天下先

  事實上,在臺州已經有不少人涉獵足球培訓這一行。但一開始這并不被看好。首先,足球培訓需要場地,而臺州的現狀是足球場地奇缺,即便有固定場地,往往租金昂貴。數據表明,5人制足球草坪的租用費用一年至少得十多萬元。所以,在足球改革還沒有落下來時,即使有人有心去做,也不敢貿然出手。

  但黃君華不這么想,2008年前,她毅然放棄了在公職單位的金飯碗,選擇進入這個陌生領域。

  “那個時候,足球培訓在臺州還是一片空白。我們只能在學校門口、市民廣場擺攤吸引學生踢球。放球門、擺展架……”黃君華說,創辦協和體育俱樂部之初,受場地、教練等條件限制,足球運動在臺州并不普及,校園更是少有,對足球感興趣的學生并不多,他們這樣做,也是為了“哪里有孩子就往哪里湊。”

  她還奔走于臺州市的各個小學,希望學校能夠給她一個機會,以租來場地,在周末為學生進行足球培訓,“曾經有一所學校我去了16次,最后學校方面感受到我們的誠意,這才同意了合作”。黃君華說、

  學生和場地有了,但教練也是個問題。經朋友介紹,黃君華請了兩位在上海執教的外國教練,每周五,外教乘大巴往返臺州和上海,只為指導6名小學員。而這時收上來的一點學費還不足以支付教練的工資、往返交通費及住宿費。

  經過她的努力,一年半后,俱樂部的學員從6人增加到了25人,從租一片場地到租用三片場地,協和體育俱樂部的構建日趨完善。

  市場空白,潛力巨大

  從填補空白到打開局面,黃君華說,她幾乎花了5年多時間。

  如今,協和俱樂部的學員已經有2000多人,而周邊各地也紛紛拋來橄欖枝,要求與協和合作開辦俱樂部。目前,協和體育在杭州、溫州、臺州、寧波等地設立培訓點。

  “前幾年,俱樂部還處于虧損狀態,甚至一年要賠個三十多萬元,但是我們沒有放棄。這是因為我們相信足球市場前景。”臺州協和體育俱樂部副總經理張成通告訴記者,足球大眾化之后,才能形成成熟的足球產業鏈,而不僅僅是圍繞著職業運動員的游戲。

  根據《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到2025年,我國將建立5萬所足球特色學校。這一新政,讓我市廣大體育培訓機構如沐春風。

  “如果未來足球運動普及開來,這個市場將是巨大的。”張成通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假設臺州有600萬人口,青少年至少有100萬,其中如果有50萬是男生(踢球多半是男性),又有一半喜歡足球的,那么就有25萬的潛在會員,“以目前協和在臺州的會員數,只占到這個數的百分之一都還不到,所以說市場十分龐大。”

  “協和模式”為何受歡迎?

  據市體育局相關數據顯示,我市目前有相關足球俱樂部40多個,但能在商業上盈利的不多。

  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沈偉林告訴記者,全國超過80%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依托于各類學校、體校而創辦,而純民營的社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占比很少。作為足球培訓的民間力量,協和體育俱樂部的發展模式可謂開了先河。

  那么,為何臺州協和足球培訓能夠走出去?沈偉林認為,主要原因是其形成了獨特的“臺州模式”。

  “很多足球培訓只針對孩子球技教學,但是設想下,單單打好球孩子卻成績不佳,多少家長能持續讓孩子練下去。”在他看來,協和足球培訓之所以能陸續招到學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教學中除了球技,還有綜合素質提升的考核。

  張成通告訴記者,為了讓學員的球技和綜合素質全面提升,他們特別邀請教練和學者共同編寫的專門的教材,“我們曾對學員在校的文化課程進行調查,發現很多孩子不但球技提升,課業成績也有所提高。”

  “我當過老師,知道怎么更好地激發孩子的興趣。怎么踢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怎么讓孩子愛上足球,我也會教授教練如何讓孩子愛上足球,讓孩子們怎么更好地集中精神學習踢球。”黃君華說,她曾設計出一個協和教學體系,即成長指標“道”和技術指標“術”,“道”就是教會在踢球中的孩子如何做人、怎么合作、怎么配合、學會包容;“術”即是教練的技術。“把足球當作平臺,達到育人的目的,以足球運動鋪就育人之道,這就是我的足球思想。”

  有感而發

  夢想之初

  你邁出第一步了嗎?

  很多人都有夢想,但是我們能為夢想做些什么呢?又能堅持多久呢?2008年,足球培訓在臺州還是空白,沒有人能準確預言它的未來。即使預言了,但是卻沒有人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作為一個母親的黃君華卻邁出了這一步。可想而知,當初有多少人曾勸誡過她,又有多少人曾經善意地阻撓過,但是,她卻堅定的堅持著,直到把現實與夢想拉近。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馬云的名言激勵著一群有夢想的人,也同樣激勵著他在杭州師范大學的小師妹黃君華。

  如果我們都能提前看到自己的夢想會實現,可能我們會努力下去,但是恰恰它是看不到到,所以,它更考驗人們的努力和信念。

  在足球改革拉開序幕的今天,前赴后繼者云云。如今很多人可能羨慕黃君華的成就,想進入該行業的人更可能嫉妒她在該行業的權威。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回到夢想之初,你敢邁出黃君華的那一步嗎?

原標題: 青少年足球培訓的協和模式為何能獲得成功?

標簽: 培訓 足球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